
包邮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 ISBN:97875035432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03543241 ; 978-7-5035-4324-1
本书特色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是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丛书之一。
内容简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呈现出阶段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录
**章 价值观转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节 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
一、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古代产生,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一)
四、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古代产生,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二)
五、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界和谐
一、“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二、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的确立,传统与现代性统
第三节 自然价值,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一、什么是自然价值
二、自然价值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哲学转型,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
**节 超越现代主一客二分哲学
一、主一客二分哲学,二元论和还原论
二、主一客二分哲学是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
三、主一客二分哲学的局限性
第二节 环境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一、环境哲学是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环境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范式的建构
第三节 思维方式转型,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性思维
一、还原论分析思维的局限性
二、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
三、从还原论分析思维到生态整体论思维
四、新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
第三章 社会政治转型,从资本专制主义到人民民主主义
**节 资产阶级领导和创造的工业文明
一、资产阶级革命开创工业文明时代
二、资产阶级统领工业文明建设
三、工业革命走向工业文明时代
第二节 工业文明的成就与问题
一、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
二、工业文明创造了新的地质时代
三、工业文明的问题开启人类“生态纪元”
第三节 资本主义对自身的问题进行调节
一、福利资本主义调节人与人社会关系
二、生态资本主义调节人与自然生态关系
第四节 从资本专制主义到以人为本的人民民主主义
一、资本专制主义是工业文明社会的主要特征
二、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政治特征
第四章 生产方式转型。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
**节 超越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
一、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之价值观失误
二、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之思维方式片面性
三、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节 创造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
一、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二、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
第五章 生活方式转型,从高消费到绿色消费
**节 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
二、“美国梦”,高消费有榜样作用
三、地球没有能力支持60亿人口高消费的生活
第二节 创造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生活
一、从高消费的生活向绿色生活转型
二、新的生活方式:简朴生活,低碳生活,公正生活
三、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一种更高级的生活结构
第六章 文化转型,伦理道德的生态转向
**节 从社会伦理到环境伦理的发展
一、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问题
二、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派别
第二节 创建中国的环境伦理学
一、承传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学思想
二、中国环境伦理学,从分立走向整合
三、创造中国环境伦理学学派
第七章 文化转型,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转向
**节 环境教育,教育发展新模式探讨
一、什么是环境教育?我国环境教育的成就
二、超越工业文明的教育模式
三、绿色大学,创造新的大学发展模式的探索
四、绿色大学,推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统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新模式探讨
一、科学是*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二、超越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三、创造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第八章 文化转型,文学艺术的生态转向
**节 生态文艺学,从“人学”到“人与自然和谐”之学
一、什么是生态文艺学
二、生态文艺学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艺学的发展
一、环境文学在中国生态文化中首先成为学术主流
二、生态文艺学在中国生态文化中异军突起
三、环境文学和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的两个方向
四、承传优秀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国生态文艺学
第九章 医学模式转型,弘扬中华医学
**节 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一、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文化
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三、现代医学“生物医学模式”需要转变
第二节 承传五千年中医学文化,弘扬宝贵的中华医药
一、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
二、“中医学西医”,不利于中华医学的发展
三、走中国的道路,弘扬宝贵的中华医学
结语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一、人类处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转折时期
二、生态文明为什么没有率先在发达国家兴起
三、关于“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四、中国人民率先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类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节选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内容简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呈现出阶段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关资料
**章价值观转型,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看法,作为人的思想、观念、信仰、理想的总和,是人的世界观的核心。它决定和支配人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行为和活动起先导、支配和调节的决定性作用。人的价值观是由人生活的社会和自然条件决定的。价值观是历史地发展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工业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从工业文明的社会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变,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与自然界和谐”的价值观。这是人类价值观的继承、创新和超越。**节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300年来,工业文明在它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就,发挥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作用,竭尽全力发明、制造和使用更先进和更强有力的工具,向自然进攻和向自然索取,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把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实现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了当今人类社会丰富的和现代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发达国家有无比的富足和繁荣。但是,这只是人类的局部成功,而不是*后成功。因为,当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现实表明,遵循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实行人统治自然的实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提出严重挑战,表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人类中心主义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在人与人社会关系领域,大多数财富只为极少数人所拥有,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它创造了世界的贫困,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在人与自然生态领域,没有带来良好健全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4.3¥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文言浅说
¥9.8¥24.0 -
乡土中国
¥1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