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政府网络传播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40561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3页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214056184 ; 978-7-214-05618-4
本书特色
本书作为《政府新闻发布》的续本,承袭了政府新闻传播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从建构主义、拟态环境、议程设置和新闻价值等理论出发,依据政府新闻传播的知情、解释、议程和反馈原则,对政府网络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剖,结合南京政府网络传播的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
内容简介
胡锦涛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从地方宣传工作实际出发,当前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既要学会运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又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有效管理,同时积极应对互联网上传播的负面热点事件,科学处置、主动引导,化舆论被动为主动,使互联网成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信息传播和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并日渐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对大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宣传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和文化空间,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积极作用,扼制其传播黄色、暴力、虚假等有害信息,制造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舆论的消极作用。
目录
节选
《政府网络传播》写了胡锦涛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从地方宣传工作实际出发,当前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互联网的思想认识,既要学会运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舆论引导,又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有效管理,同时积极应对互联网上传播的负面热点事件,科学处置、主动引导,化舆论被动为主动,使互联网成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信息传播和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并日渐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对大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宣传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和文化空间,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积极作用,扼制其传播黄色、暴力、虚假等有害信息,制造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舆论的消极作用。
相关资料
要正确看待网络受众的传播行为,就必须了解其传播心理,网民的一切行为无不受其传播心理的驱使。网民的上网行为都是在具有某种动机的心理需求下发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同样造就了网络受众环境的独特性。网络受众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匿名心理。匿名是互联网上的普遍现象,人们在上网时往往会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可以表露自己不为人知和压抑的一面,甚至是多重人格面貌。在网上匿名的传播活动中,网民没有了现实社会道德约束和价值评判,似乎一切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意愿、好恶、情绪来进行。因此,对许多人而言,这个空间虽然充满虚拟和想象,却能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自我的多重面相也可以在诸多网络窗口中同时呈现,以实现自我满足和自我愉悦。可见,这些网络虚拟场域对满足个人心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现实生活,这使得互联网成为网民*好的休闲场所、娱乐场所和表现自我、自我塑造的场所①。其二,角色扮演心理。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网民进行个体角色、身份等的自由选择与转换成为可能。角色扮演不但可以满足网民们的某些好奇心理,也可以帮助网民调整情绪和缓解压力。例如,很多网民在某个论坛或聊天室中会有若干个账号,在使用不同马甲发表言论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其三,共享心理。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点,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以非线形方式流入网络之中②。这也使得互联网具有其他任何大众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信息共享、交流自由的特点,一方面网民从互联网上尽情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网民们也为信息共享做出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所
作者简介
曹劲松,1967年11月出生,徐州师范大学理学学士、东南大学哲学硕士、南京大学哲学搏士,研究员,现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中共南京市委和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曾任徐州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青年道德建设论》,《交往·功利·和谐——信息伦理引论》、《政府新闻发布》等著作11部。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1.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文言浅说
¥10.1¥24.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