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商品评论(12条)
遲嘯齋***(三星用户)

辑佚史研究

清代是辑佚的集大成时期,此书研究可以一阅。

2019-11-06 20:14:28
0 0
zha***(三星用户)

清代学术的代表之一

清代辑轶为专门之学,与校勘训诂鼎足而立

2017-10-12 09:57:5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5501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58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32555017 ; 978-7-5325-5501-7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史项目之一。清中辑佚兴盛,对历代佚书逸文的搜辑工作,是清代考据学的一大亮点。过去清史和清代辑佚研究对这方面的关注,或集中于《永乐大典》的辑佚,或集中在几位大家身上,以有清一代为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该书作者通过钩稽、梳理相关史料,目前考证出清代有辑佚成果者456人,辑本种类广涉四部几近万卷。对清代辑佚者及辑本进行汇考、对《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进行纠缪补阙,对四库馆臣以及戴震、周永年等名家辑佚的评述,可见作者之创见。作为一项阶段性成果,它的面世,有助于促进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录

《研究丛刊》总序
序一
序二
引言
一、“辑佚”一词的学术界定
二、研究清代辑佚问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三、本书写作思路与亮点
四、清代辑佚研究的基本情况
五、清代辑佚研究的相关资料
**章 清代以前辑佚情况回顾
**节 历代文献典籍亡佚概况
一、清代以前文献典籍亡佚概况
二、“书厄”与“无形的摧毁”
三、秘藏导致文献典籍亡佚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 清代以前的辑佚活动
一、宋代以前辑佚活动的萌芽
二、两宋时期辑佚活动
三、元、明时期辑活动
四、余论
第二章 清代辑佚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节 清代辑佚兴起的原因分析
一、学术界对清代辑佚活动兴起原因的认识
二、明代中后期经济社会变迁:学术界一场深刻变革的开始
三、唯利是图的商业风气结恶果:“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
四、深受后世诟责的明人著书之风
五、力矫明代学术之弊,抢救性发掘历代佚籍——清初辑佚活动的兴起
第二节 清代辑佚兴起的条件
一、清前期文化政策的嬗变与理学的衰落
二、考据学人才辈出
三、公、私藏书日渐丰富
第三章 清代辑佚的发展概况
**节 《四库全书》开馆前的学者辑佚
一、官方有组织的学者辑佚活动
二、私家辑佚学者的辑佚活动
三、纂修《三礼义疏》与《礼乐大典》辑佚之滥觞
第二节 四库馆臣的辑佚
一、馆臣的阵容
二、馆臣辑佚概述
三、馆臣辑佚的基本原则:“三辑”、“三不辑”
四、馆臣辑佚之我观
第三节 清代辑佚的师门传承
一、专业辑佚者的出现与辑佚的蔚然成风
二、清人自国外搜亡辑佚的努力
第四章 清代辑佚的师门传承
**节 “惠派”辑佚
一、惠栋辑佚成就
二、“惠派”其他学者与辑佚
三、“惠派”学者辑佚的影响
第二节 “戴派”辑佚
一、戴震辑佚成就
二、“戴派”其他学者与辑佚
三、余论
第三节 “钱派”辑佚
一、钱大昕辑佚成就
二、钱派其他学者与辑佚
三、余论
第五章 清代辑佚的成果与缺憾
**节 大批古佚书重新现身
一、经部辑佚
二、史部辑佚
三、子部辑佚
四、集部辑佚
五、辑佚丛书的编辑与刊刻
六、辑佚与其他考据活动
第二节 辑佚学的形成
一、辑佚方式非常灵活
二、辑佚方向比较清晰
三、辑佚方法日趋成熟
四、考证与辑佚相结合
第三节 清代辑佚的几大缺憾
结语
一、关于辑佚者
二、关于古佚书辑本
三、对清人辑佚的再认识
附录一 清代辑佚者及其辑佚书汇考
附录二 浅论《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的美中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清代辑佚者人名索引
后记
附表
附表1 明人辑佚成果一览表
附表2 献书四库馆、《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诸书作者、历代藏书家地理分布表
附表3 四库馆部分人员变动情况表
附表4 部分四库馆臣辑佚书一览表
附表5 《小学钩沉》、《字林考逸》与《小学钩沉续编》对照表
展开全部

节选

《清代辑佚研究》为清史项目之一。清代辑佚兴盛,对历代佚书逸文的搜辑工作,是清代考据学的一大亮点。过去清史和清代辑佚研究对这方面的关注,或集中于《永乐大典》的辑佚,或集中在几位大家身上,以有清一代为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该书作者通过钩稽、梳理相关史料,考证出清代有辑佚成果者456人,辑本种类广涉四部,几近万卷。《清代辑佚研究》对清代辑佚者及辑本进行汇考,对《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进行纠谬补阙,对四库馆臣以及戴震、周永年等名家辑佚加以评述,时有创见。作为一项阶段性成果,它的面世,有助于促进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关资料

(一)国家清史编纂的现实需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国上千名清史专家、学者参与其事,共同致力于推出“一部*完备、*详尽,同时也是*权威的清史”。①他们的辛勤耕耘正激发更多清史研究者将各自研究引向深入,以期为新修《清史》贡献智慧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助研究工作。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全面启动,就没有今天清史界学术繁荣的局面。清代考据学十分发达,尤其在“乾嘉之间,大师耆儒咸孜孜焉弗倦,校益勤,刻益精,藉以网罗散逸,掇拾丛残,续先哲之精神,启后学之途轨,其事甚艰而其功甚巨”。②梁启超曾盛赞“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其在我国,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③考据学在有清一代显赫的学术地位、深远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喻春龙,历史学博士,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文化产业与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历任《职教论坛》杂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编辑、江西卫视新闻部编导、江西日报社《赣商》杂志特约撰稿人和江西财经大学新闻学系主任、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参与点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译注《纲鉴易知录》,发表《清代辑佚的三大缺憾》、《浅谈〈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的美中不足》和《〈四库全书〉开馆前的清代辑佚》等多篇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