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3069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310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111306931 ; 978-7-111-30693-1

本书特色

《物流信息技术(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规划教材

目录

第3版序第2版序前言**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论**节 信息与物流信息第二节 物流信息技术第三节 物流现代化【本章小结】【案例】【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数据库管理与网络技术**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第二节 数据库管理技术第三节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第四节 网络数据库组织第五节 企业内部网络第六节 数据仓库第七节 网络信息安全【本章小结】【案例1】【案例2】【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第二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结构第三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第四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第五节 综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举例【本章小结】【案例】【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物流条码技术**节 条码技术概述第二节 物流条码的标准体系第三节 二维条码第四节 物流条码识别技术第五节 射频识别技术第六节 物流条码技术的应用【本章小结】【案例1】【案例2】【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物流EDI技术**节 物流EDI概述第二节 EDI系统结构第三节 EDI与Internet第四节 EDI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本章小结】【案例】【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GPS与GIs技术**节 GPS概述第二节 GPS的工作原理第三节 GPS在货物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第四节 网络GPS在物流业中的应用第五节 GIS技术概述第六节 GIS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本章小结】【案例1】【案例2】【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智能运输系统**节 智能运输系统概述第二节 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第四节 智能运输系统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本章小结】【案例】【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灵魂,《物流信息技术(第3版)》全面阐述了构筑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几个关键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全书共七章,内容主要涉及物流信息技术概论、数据库管理与网络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条码技术、物流EDI技术、GPS与GIS技术、智能运输系统等。《物流信息技术(第3版)》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阐述,又有案例分析,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每章前均有学习目的,章后都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便于学习,是较为成熟的物流信息技术教材。《物流信息技术(第3版)》可作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大专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物流领域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相关资料

插图:(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是有生命周期的。在特定的时间跨度以内,信息是有效的,超过这一一跨度,信息有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例如,企业在得到用户的需求信息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和利用,就有可能丢失商机,丧失用户,造成损失。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信息从产生、搜集、加工、传输、使用到失效的全过程。(5)信息的共享性。共享性表现在许多人都可以使用同样的信息,信息不会因为个别人的使用而消失。信息的共享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各部门通过内部网络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保证了信息的统一一性和决策的一致性。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供货商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分销商的商品分销情况,零售商可以实时掌握在途货物的运输情况等,从而大大提高决策和操作的准确性。(6)信息的滞后性。信息滞后于数据。信息的滞后时间包括信息的间隔时间和加T时间。信息的间隔时间是指获取同一信息的必要间隔时间。例如要获得企业“每年的物流运输成本”这个信息,必须在每年结束时才能获取,因此“每年的物流运输成本”这个信息的间隔时间是“一年”。企业的月度储存、支出这个信息的间隔时间是“一个月”。因此,每个信息由于自身的特点各有其特定的信息间隔时间,少于信息间隔时间加工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应根据工作的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数据处理问隔时间,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活动过程的有效信息。例如企业的统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信息的加工时间是指获取某信息由数据加工所需要的加工时间。由于人们采用不同的手段和工具来加工数据以获得信息,因此其加工的时间不同。信息还有一个时效性特征,有些信息的价值就体现在其时效性上,信息的加工时间越短,越能及时地获得信息,就越能发挥其价值。因此,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应根据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7)信息的存储性。信息可以被存储在不同的载体之上。由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存储大量不同类型信息的功能方面发展得很快,并且能够安全利用数据,随时转换存储格式,*大限度地发挥了信息的重复使用效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