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昆体研究
读者评分
4.4分

包邮西昆体研究

1星价 ¥12.5 (4.3折)
2星价¥12.2 定价¥2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条)
114***(三星用户)

博雅文丛特别好

西昆体作为宋初诗坛三体,探讨深刻

2019-12-23 16:26:39
0 0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白体和晚唐体主要体现的是唐诗的风韵,只有西昆体表现出更多的“宋调”色彩,从而对“宋诗”产生了非常深入的影响。下文试结合“宋诗”的若干特点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其一,以议论为诗,说理成分较重。喜欢说理是宋诗的重要特征。理学家的“押韵语录”固不待言,大诗人的诗作也是如此。一般认为,把说理带人宋诗的是欧阳修,他在学习韩愈道学和古文的时候,也把“以文为诗”的作诗方法学过来了。

2018-04-18 00:02:0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08085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7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020080854 ; 978-7-02-008085-4

目录

序绪论**章 西昆派的构成及其著述**节 西昆派的构成第二节 《西昆集》中作者著述考第三节 西昆后进著述考第二章 西昆体的形成和发展**节 白体诗演变:西昆体形成的文学背景第二节 王禹偁:从白体走出的西昆体先驱第三节 从《武夷集》到《西昆集》:西昆体的形成和成熟第四节 宗法李、唐:西昆派的模拟与创新第五节 从“村夫子”说起:西昆派对杜诗的学习与发展第六节 以诗赋取士:西昆体与进士科考试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西昆体的盛世文学特征**节 西昆体与白体、晚唐体之不同第二节 西昆体是北宋盛世滋养出的新文学第三节 西昆体初具“宋调”特点第四章 西昆后进对杨刘诗风的几次变革**节 晏殊:西昆体由“深”入“浅”的大转折第二节 胡宿和二宋:西昆体由“浅”入“深”的回流第三节 文彦博和赵拧:回归白体,西昆体衰亡第五章 西昆体的影响**节 欧阳修与西昆体附录:试论梅、欧诸人的近体诗对西昆体的继承和改造第二节 王安石与西昆体第三节 苏轼与西昆体第四节 黄庭坚与西昆体第五节 西昆体和宋代诗话的出现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西昆体研究》主要内容简介:王禹偁:从白体走出的西昆体先驱、从《武夷集》到《西昆集》:西昆体的形成和成熟、宗法李、唐:西昆派的模拟与创新、从“村夫子”说起:西昆派对杜诗的学习与发展、以诗赋取士:西昆体与进士科考试之间的关系等。

相关资料

应制诗和“帖子格调”在内容上都以歌功颂德为主,受其影响产生的西昆体自然也以歌功颂德见长。西昆体三大诗人中,杨亿《武夷新集》卷一收有应制诗15首,刘筠、钱惟演的文集已经失传,但《全宋诗》卷112尚辑得刘筠应制诗7首,杨亿《谈苑》记载了钱惟演《东封应制》的一个断句:“羽毛相野驾,宴喜鲁郊民。”①虽然他们保存下来的这类作品数量已经不多,但以他们的身份和经历,肯定写了不少这类作品。从他们今存的诗歌看,内容并不以歌功颂德为主,但是,歌功颂德其实是他们的工作,而西昆体由于和应制诗、“帖子格调”的亲密联系,先天就具有歌功颂德的潜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昆体的产生和发展,不但适应了宋代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且和宋初重学、重文的风气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西昆体音韵和谐、对仗工整、语言华美,不但是应制诗、“帖子格调”影响下的产物,也是宋代建设盛世文学的结果。西昆体已经是盛世文学,与此前的白体和晚唐体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宋荦的记述大体反映了宋诗在明、清时期的艰难处境。“宋初三体”是宋代诗歌的开端,但它们对其后独具特色的“宋诗”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白体和晚唐体主要体现的是唐诗的风韵,只有西昆体表现出更多的“宋调”色彩,从而对“宋诗”产生了非常深入的影响。下文试结合“宋诗”的若干特点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其一,以议论为诗,说理成分较重。喜欢说理是宋诗的重要特征。理学家的“押韵语录”固不待言,大诗人的诗作也是如此。一般认为,把说理带人宋诗的是欧阳修,他在学习韩愈道学和古文的时候,也把“以文为诗”的作诗方法学过来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