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大学语文(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公共课系列)

- ISBN:97873001226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65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300122687 ; 978-7-300-12268-7
本书特色
《大学语文》是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公共课系列之一。
目录
节选
《大学语文》为“纯文选”模式,所选篇目以中国历代优秀文学名篇为主,适当收入一些外国名著。全书共八章,前七章根据历史的线索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选文,第八章 是为配合从业教育而特别设置的“职场文选”。在编写方式上,主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对作品设置了“精品阅读”、“注释”和“文学链接”等栏目,以利于学生对具体作品的理解与掌握。每章(除第八章 )开始均安排了史论性的“文学概述”,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相关资料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汉末建安开始至公元589年共经历了393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新变的时期,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在这个时期孕育、萌生。魏晋南北朝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也是我国文学自觉精神开启的时代。魏晋南北朝的**个文学现象就是建安文学。建安(196年-220年)是汉献帝的年号,但这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亡。在这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后代的新趋势。建安文学包括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聚了王粲、刘桢等一批文学家。建安文学具有抒情性强、现实感丰富的特点,其中成就*高的文学体式是诗歌。建安时期的文人把创作重点转向诗歌,诗歌的地位逐渐与辞赋并重。以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们,既有政治理想和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他们不再拘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在建安七子的诗歌创作中,有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的《七哀诗》(王粲),有抒写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赠从弟》三首(刘桢)。他们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加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建安风骨”。从体裁方面看,建安诗歌开创了文人写作乐府体的传统,四言诗、五言诗创作繁荣,成为*流行的诗歌体裁.曹丕的《燕歌行>>开创了七言的新诗体。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性心理学
¥24.3¥5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文言浅说
¥9.8¥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