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科技与传播-策略及创新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57000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4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565700002 ; 978-7-5657-0000-2
本书特色
《科技与传播策略及创新研究》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科技与传播策略及创新研究》内容简介: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在此背景下,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为己任的当代科普工作理所当然地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与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工作也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本论文集也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
相关资料
插图: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消费主义横行下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昌盛。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胶卷、传统录像机及数码录像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和数码技术的日新月异,影像拍摄、处理、传输、存储手段的更新,影像获取渠道的多样与便捷,影像资源的极大丰富和广泛使用……凡此种种,使我们有幸见识了“影像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影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重影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影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现在,从印刷出版物到电子媒体,从户外广告到日常记录的手段,影像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进入家庭和个人生活之中,并且与个人的精神生活相关。总之,在我们这个时代,视觉方式更加凸显出来,人可以通过“看”(也伴随着听)来知觉并且理解世界。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视觉形象的读解,对影像和图片的诠释成为媒介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在当今社会,有80%以上的信息是以视觉的方式进行传播的,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影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影像化时代的到来使信息变成“看得见的传播”。在影像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视觉感官的享受被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今天的人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懒得真正去潜心专注地阅读。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人们的心理疲劳程度加大,人们更愿意选择摄取直观、简单、形象的信息,这就决定了以文字为传播符号的抽象程度大的信息进入了快餐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索取进入了快速读取、快速传播的阶段,影像化的媒介表达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必须承认,视觉的冲击使得我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从影像事实中接受大量信息的习惯。由此看来,高质量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的影像能对观众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也意味着节目被观众认同与接纳。尽管讲坛类节目主要靠主讲人的口头传授作为节目的主体,带有讲座的性质,但它们毕竟是一档电视节目,必然要追求收视率和收视效果,要体现电视节目的特点。换句话说,讲坛类节目也要“电视化”,也就是说讲坛类节目要影像化——在节目形成的过程中,就是要在每一个环节中尽可能地使用与节目搭调的视觉影像。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乡土中国
¥13.5¥2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文言浅说
¥11.0¥24.0 -
偏见
¥16.1¥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23.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