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阳管理日志

包邮张朝阳管理日志

1星价 ¥19.1 (4.9折)
2星价¥19.1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6223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56页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508622330 ; 978-7-5086-2233-0

本书特色

《张朝阳管理日志》内容简介:张朝阳聪明,感性,时尚,喜欢做秀,我行我素;渴望成功,渴望站在舞台的中心,却又不缺乏坚忍;经历过内心的磨难,却因心态好,内心永远年轻,所以事业常青。互联网行业大浪淘沙,新闻、门户、短信、彩铃、游戏、输入法、搜索、社区,在每一个新浪潮到来时,搜狐虽不总是领先,却在不断前行。在人人都知道甚至只知道张朝阳爱做秀的背后,搜狐却在不断进步,这说明大众低估了张朝阳的战略思维、品牌观念、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和管理水平。《张朝阳管理日志》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了张朝阳这位互联网大佬、个性企业家独特的魅力之源、创业之路、管理之道、竞争之术。中国著名高校十大商学院院长联合推荐 厉以宁(北京大学) 钱颖一(清华大学) 张维炯(中欧商学院) 项兵(长江商学院) 陆雄文(复旦大学) 徐飞(上海交通大学) 王重鸣(浙江大学) 白长虹(南开大学) 蓝海林(华南理工大学) 李光金(四川大学)。

内容简介

《张朝阳管理日志》内容简介:张朝阳,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CEO,中国第二代著名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时尚达人,媒体宠儿。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在人人都知道甚至只知道张朝阳爱做秀的背后,搜狐却在不断进步,这说明大众低估了张朝阳的战略思维、品牌观念、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和管理水平。《张朝阳管理日志》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了张朝阳这位互联网大佬、个性企业家独特的魅力之源、创业之路、管理之道、竞争之术。《张朝阳管理日志》适用于:企业管理者/MBA、EMBA等商学院学生/财经读者/大专院校师生。

目录

一月 成功的欲望 寻找太阳的人二月 融资三月 搭班子/找人四月 品牌之路五月 战略眼光、出位的决策六月 个人魅力的塑造七月 管理制度与公司文化八月 本土化 or 国际化九月 商业模式(产品技术导向)十月 快乐工作 快乐生活十一月 产业与政策环境十二月 关于创新
展开全部

节选

《张朝阳管理日志》内容简介:张朝阳,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CEO,中国第二代著名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时尚达人,媒体宠儿。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 在人人都知道甚至只知道张朝阳爱做秀的背后,搜狐却在不断进步,这说明大众低估了张朝阳的战略思维、品牌观念、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和管理水平。《张朝阳管理日志》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了张朝阳这位互联网大佬、个性企业家独特的魅力之源、创业之路、管理之道、竞争之术。《张朝阳管理日志》适用于:企业管理者/MBA、EMBA等商学院学生/财经读者/大专院校师生。

相关资料

1月1日自省的人前途无量我是一个从小念书念得不错,特别有抱负的人,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到美国念的是*优秀的大学。“书念得特别好、挺聪明、挺能学习”,这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当然去了美国之后,在寄人篱下的状态下也会怀疑自己。学生时期的这样一种状态,持续了10年。这10年我一直在寻求对自我的认识、证明和肯定,直到后来,不再需要肯定和证明了,才进入一种超脱的状态。——2008年2月张朝阳接受《北京青年周刊》采访时如是说背景分析或许目前的你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未来去向何方,也不知过去所做的事有多大意义,那么你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你是谁,你想要什么?2008年之前的一年里,张朝阳几乎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后来他出来接受媒体采访,对过去一年进行了自我剖析。2007年的张朝阳在做什么呢?研究印度哲学,看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可以说这样一个过程是他对自己以及过去创业生涯的再审视,因此,在回顾搜狐过去10年的发展时,张朝阳作了如上陈述。这是非常清醒的自我认识,也是他在日后创业面对巨大压力时的有力武器。了解自己是**步,更重要的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能分辨环境的优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十分重要。创业者首先需要明确:我想要怎样的生活蓝图与愿景,我离这个愿景还有多远。行动指南想了解自己,自我审视是**步。1月2日积极的“虚荣心”每个人都有虚荣心,虚荣心有程度深浅之分,就像你饿久了就想吃饭一样。如果从小就一直被父母、被环境否定,不被承认的话,这种人要求被承认的意愿会非常强烈。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因为每个人都有过各种被否定的经历。——2005年9月张朝阳接受《青年时讯》采访时如是说背景分析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维护自尊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虚荣心:有些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有些人希望获得环境的认同。因为这样的心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如果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虚荣心就会演变成一种自卑心理,也可以把这看做是过分自尊的结果。张朝阳从小就有这样的虚荣心,有强烈的被人认可与承认的意愿。这成为他日后不管不顾站在舞台中央的*初动力。行动指南积极的虚荣心有利于树立一个催人奋进的人生目标。1月3日做*好的自己学物理的人非常纯洁,所以竞争才格外残酷。要不停地比,比谁的作业先完成,谁学习的时间*长,整个小社会只提供给你一种可能性,所以我的成绩一直是前三名。得不到**名时,就去冬泳,那水真是寒得刺骨。每天绕着圆明园跑五六公里,也是想证明我是可以的。——1999年11月张朝阳接受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采访时如是说背景分析如果了解自己并进行一次自我回归是**步,那么做*好的自己就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在清华大学学习物理时,张朝阳总是在朝着成为“物理学家”的梦想一步步前进,甚至有时通过“冬泳”和“长跑”的方式体罚自己暂时的失败。一家公司的培训师在为新员工进行培训时问新员工,在1分钟之内,双手击掌,*快能击多少下。大多数人都回答得很保守——60下,只有个别人认为自己能击掌100下。后来经过试验,大多数人都能在1分钟内击掌100多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完这段,你也可以尝试一下。行动指南不要低估自己,应该想方设法把自己*好的一面激发出来。1月4日不想庸庸碌碌一辈子那时候中国人在美国是很落魄,很亚文化的。去餐馆吃饭时,服务员都不爱搭理你,更别提女孩子了。当时很多留学生都是麻木的,只想着在这里成个家,有个小事业,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但我不想这样。——2007年8月张朝阳接受《商界时尚》采访时如是说背景分析每个人多少都有些“不安分”、“不满足”现状的想法,有些人试图回避,有些人自己压制自己,而有些人则努力让自己不再平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时,张朝阳感受到身处异国文化中的颠沛流离,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步入华尔街成为白领,张朝阳内心响起一个不安分的声音——我不想这样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行动指南问问自己,对当下是否满意?1月5日站在舞台的中央20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的一名普通中国青年学生仰望着外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表演”,它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经济命脉。这世界好像是它们的。我不安、焦虑和期待的感觉十分强烈。——2008年4月张朝阳接受太平洋电脑网采访时如是说人家很在乎我。当时好像我特能说上话,所以很容易就见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但在国外,哪怕我想参加一个小会,麻省理工学院都要通过开会来讨论决定我是否有资格。当时我就想,如果是在美国,要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来采访我,那简直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的事。——2007年8月张朝阳接受《时尚芭莎》采访时如是说背景分析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有过这样的描述:如果一个人待在乡镇里,他*大的舞台是成为镇长,而如果一个人待在一座小城市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位市长。这固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比喻,但是否每一个待在小城市的人都能成为市长呢?1995年7月,张朝阳跟随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到中国访问,并与朱镕基副总理进行了会面。这成为张朝阳在那段时间里的人生*高峰,也为他日后的回国创业作了前期铺垫。行动指南舞台的选择很重要。1月8日“抛弃”过去的自己在物理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可能要50年甚至100年以后才能被某个人发现。把文章变成生产力,给人民生活以改善,那是太遥远的事情……不行,在美国实在是没出息、没奔头了,得回国。——2001年12月张朝阳参与录制北京电视台《谁在说》栏目时如是说背景分析小时候的张朝阳有过许多梦想:成为音乐家、画家……后来,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直到他求学麻省理工学院时他才发现,将“物理”转化为“生产力”太难实现了。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有许多对自我不正确的认识,还有一些可能并不是不正确的认识,而是人在某一阶段,对于自身的认识、对外界环境的认识在发生着变化。守旧的人会不舍得与过去告别,而进取的人却敢于抛弃过去的自己,面对新知。行动指南敢于“背离”过去,才能走得更好。1月9日骨子里的精英意识此时此刻的会场正享受着时代的关注,会聚了当今中国*当红的明星或者说名流。他们欣赏彼此的魅力,展示成功的品格,探讨一些话题,构筑了一幅盛世中国背景下上流社会的画卷。——2008年2月张朝阳在搜狐10周年庆典晚会上致辞时如是说背景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精英是一种外在的“身份”,而精英意识却是内在的“品质”。前者具有这样的社会学特征——拥有财富、权势、名望;而后者则是指无论是否拥有外在的财富、权势与名望,总是向那些优秀者学习的一种意识。它包含了部分的“偶像崇拜”心理状态,但绝不是盲从,只是希望有一天能跻身其中,与之平等对话。有些人从小就对自己严格要求,在父母的期待下不断地证明自己。学生时代的张朝阳就是这样的人。经历了10年创业后,张朝阳开始在很多场合提及“名流”、“上流社会”这样的字眼,也足见根植在张朝阳内心的精英意识是多么强烈。行动指南树立“精英意识”。1月10日追求财富是高尚的我们是**代闻到财富气息的人。现在我们整个民族的心态就是一种追求财富的状态,这非常好。在中国,追求财富、创造财富是高尚行为,尽管仍然存在仇富心理。大家都对能赚到钱、能创造财富的人有一种真正的崇拜和尊重,这是中国的现状,整个社会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04年3月张朝阳在中国农业大学演讲时如是说背景分析六朝的一些士族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将钱称为“阿堵物”,如今,金钱物质观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1998年前后,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萌芽,在这一年里,张朝阳及其创办的公司受到广泛关注,张朝阳本人也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许多留学生因为张朝阳等榜样的鼓励,纷纷回国创业,踏入互联网领域。张朝阳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从来不否认,在早期创建搜狐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一直在名利的大道上一路狂奔。行动指南直面你的财富观。

作者简介

唐宏梅 资深媒体人,IT、互联网及创意产业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曾先后任职于《知识经济》、赛迪集团《中国计算机用户》,并曾任天极Chinabyte软件、安全频道主编,视频访谈栏目《问道》、《E领袖对话》主持人及参与策划人。目前为自由撰稿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