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之二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30012655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300126555 ; 978-7-300-12655-5
本书特色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之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推荐图书。
内容简介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好的自己”?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什么是“初二现象”?“面对压力,家长该走出哪些误区”?……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将通过八中初中部十余年的教育探索为您作答。本书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本书可以视作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指南性读物,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目录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好的自己
培养人,必先研究人
“不抛弃,不放弃”只是开始
在教育中贯彻辩证法的精神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
第二章 给中学生涯一个良好的开始
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
情感相容与明白规则
把“分化”遏制在萌芽状态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三章 共同走过这关键的一年
“初二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应对“初二现象”的几点建议
抓住“智力积极性”这个牛鼻子
节选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之二》内容简介: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好的自己”?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什么是“初二现象”?“面对压力,家长该走出哪些误区”?……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将通过八中初中部十余年的教育探索为您作答。《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北京八中初中部的教育思考之二》可以视作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指南性读物,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相关资料
插图:对这些学生,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让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对于八中这样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来说,优秀这个层次有很多学生都能做到。以学科成绩为例,中学各科“优秀”的*低分数是百分制的85分,而以八中2008级的期末统考成绩为参考,三科总分255分以上的学生占全体正式生的829/6。但“卓越”的目标显然比“优秀”要高。同样是这次考试,八中初中部第1名290分,平均每科96.5分,前35名280分,平均每科93分,这个成绩就能够排进全区6000人中的前100名,这就可以视作学习成绩上的卓越。我们认为,对于八中初中部的学生来说,将来在学习和综合素质上的定位不是在学校排什么位置,而是在西城区、在北京市仍然能排在前面,甚至在全国的同龄人中也能位居前列,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卓越。我经常在想,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们追求卓越?为什么要站在*前列?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和学校的荣誉吗?显然不是!从大的方面说,是要孩子们懂得“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我们常常感叹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创新能力,诺基亚的手机、宜家的家具总是让我们赞叹。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教育,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很强。中国现在虽然比过去强大很多,但还不能说是真正**流的国家,而拥有一流人才是成为一流国家的关键。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再过三十多年,我们的祖国能不能比现在更富强,这就要看现在的孩子们了。他们卓越了,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好。从小的方面说,追求卓越对个人有什么意义呢?八中初中部**届毕业生里有一个男同学叫于沂,他综合素质很高,尤其是英语极为出色,上初二的时候,被国家有关部门选为中国中学生的代表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联大特别会议。初中毕业时他被保送到八中高中实验班,高中毕业时又被保送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北大他依然是*好的学生之一,不仅获得了*高奖学金,还代表北大去美国做了一年的交换学生。2009年,他大学毕业了,在金融危机、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他在香港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作者简介
张凤兰,1954年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北京市西城区属小学、中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1986年调西城区委教育部;1988年调北京市教育局督学室;1989年调北京市第八中学工作。1993年任北京八中德育副校长,1999年主管初中部以及八中德育工作至今,2005年,担任北京八中党委书记。曾获北京市绿色学校园丁奖及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管理先进校长等称号。西城区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性心理学
¥26.7¥5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