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

包邮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

1星价 ¥22.7 (8.1折)
2星价¥22.7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52173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509521731 ; 978-7-5095-2173-1

本书特色

《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南开大学“985工程”社会科学创新项目资助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单一视角的平行性研究,且忽视不同国家群体间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金融开放与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绩效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依赖于政策环境的约束。本书以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一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群体为研究对象,依托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利用事实汇率制度与金融开放指标数据以及*新的计量方法,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开放绩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而有效弥合和解释了已有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歧和矛盾。

目录

**章 引言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二章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演进与金融开放
**节 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历史实践与困境
第二节 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 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制度抉择的困境——金融市场的缺陷
第三章 汇率制度选择、实际冲击与产出波动——基于冲击吸收差异的比较
**节 基于冲击吸收能力差异的汇率制度绩效模型
第二节 汇率制度与冲击反应的经验分析
第四章 汇率制度选择、名义冲击与经济增长——基于金融约束临界特征的微观解释
**节 基准模型
第二节 汇率行为内生化、制度的比较与临界条件
第三节 基于动态面板广义矩方法的经验研究
展开全部

节选

《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内容简介:1992年,我去加拿大做半年的访问,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寻找南开大学国际贸易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得到的比较肯定的结论是,中国的经济学如果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从事理论和政策研究,那无异于跟在他们后面学步,不可能有创新,也不可能有符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因此,中国要真正追求经济学的创新,必须在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上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基本的定位就是,在深入理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脉络和*新发展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发展中大国,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或主流的问题。我们坚信,只要进行持续不断努力,一定能够在发展中大国的研究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发展中大国研究方面的系列性成果。发展中大国,顾名思义是那些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处于发展过程之中,人口比较多,国土面积也比较大的那些国家。按照库滋涅茨的观点,是那些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这类国家有20多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当然属于这类国家。尽管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的共同点也是明显的,以致到今天,我们都承认,有这样一个国家群体或专门名词——发展中大国。

相关资料

插图:第五章的主要任务是对第四章中金融开放与金融发展简单线性关系假设的放松和深入分析,结合已有经验研究与理论之间的分歧,探求金融开放对于金融发展环境以及经济增长的非单调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机理。首先,通过构建一个由封闭转向金融开放的小国模型,分析了东道国的金融约束和制度质量对于金融开放积极影响的可能制约机理;其次,通过经验研究的分类和梳理,确定了造成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间非单调性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贸易依存度、金融发展水平、宏观政策与制度治理质量);*后,结合第三、四章的汇率制度绩效的研究,指出了新兴市场开放政策中所面临的双重临界(开放临界与金融约束临界)问题,从理论和经验上解释了新兴市场的所谓浮动恐惧特征以及退出固定汇率制度后经济绩效收益不显著的原因。本章既是对第二章中比较静态分析微观基础的一般均衡化拓展,同时也有效弥合了汇率制度绩效领域已有经验研究的分歧。在厘清汇率政策选择的制约因素问题后,第六章转向了新兴市场的退出策略和货币政策转轨的政策实践。在总结退出时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前文的主要结论深入分析了这一整体政策转型期中的主要难点和阶段性特征(外汇市场、爬行钉住控制以及名义锚的转型),然后分析、比较了从汇率锚退出后其他政策目标的优劣和可能影响,并针对这些难点,结合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先行经验,提出了同时具备稳健性和可行性的渐进式改革的政策路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