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1030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11-11-01
- 条形码:9787511710307 ; 978-7-5117-1030-7
内容简介
从1895年到清朝灭亡短短十余年间,中日两地共出版日语教材近百种。著者利用赴日访学机会,搜集了大量原始材料,从语言学的角度考察这批教材的内容.分析其编写框架和教学方法。通过考察清末中国人编写的日语教材,可知清末中国人对日语的认识己有很大进步,从”中日同文观”、“汉语本位观”逐渐向科学的日语观过渡。从清末日本人专门为中国学习者编写的教材和文典可见,日本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导^同时期本国母语教学的语法,这有助于中国^建立系统的日语语言知识体系。此外,从这些教材的文本细节还可以看到,有些教材不但接受了西方语言学的方法,还借鉴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方法。
目录
**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历史意义
1.1.2 学科史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前人研究综述
1.2.2 清末日语教材原始资料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性
1.4 本书结构
第二章 清末中国人使用的日语教材的成书背景及分类
2.1 清朝以前中国史料中有关日语的记录
2.2 清末赴日留学生的情况以及中国人学习日语的原因
2.2.1 清末赴日留学生及中日两地开办的东文学堂
2.2.2 清末中国人的日语学习动机
2.3 清末重要涉日人物的日语观——以梁启超和黄遵宪为例
1.1 选题意义
1.1.1 历史意义
1.1.2 学科史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前人研究综述
1.2.2 清末日语教材原始资料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性
1.4 本书结构
第二章 清末中国人使用的日语教材的成书背景及分类
2.1 清朝以前中国史料中有关日语的记录
2.2 清末赴日留学生的情况以及中国人学习日语的原因
2.2.1 清末赴日留学生及中日两地开办的东文学堂
2.2.2 清末中国人的日语学习动机
2.3 清末重要涉日人物的日语观——以梁启超和黄遵宪为例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