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0353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646
  • 出版时间:2020-11-10
  • 条形码:9787510035302 ; 978-7-5100-3530-2

本书特色

否思“东腔西调”学科史的人类学本土叙述
  突破传统,漫溢自我思想:《大学堂·人类学讲义稿》打破了只是简单的罗列概念和事例的传统教材模式,在系统介绍人类学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治学与研究的方法,启发读者思考。书中各篇均为王铭铭教授教学体会之表达,以其对人类学的认识实践,让学生和爱好者感知学科的内在力量。
  独特视角,重构人类学:作者概括性地叙述了西式人类学诸种类型的特征和内涵,人类学在分类与社会、亲属制度等方面研究的主要成就,集中反映了作者所理解的人类学面貌,进一步指出西式人类学的一般局限,并思考克服这一局限的“出路”。作者以“文明”作为关键词来重构人类学,在“他者观”和“文明论”这一综合体的人类学形式下,辩证地审视西方中心主义,抱持天下观,实现各文明之间的对话。
  连贯百年,反思地继承:作者立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自身特色”,用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了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缕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借助对20世纪前期中国论述的回归,反观20世纪后期以来学科建制之乱的成因,并基于此,对人类学提出一种综合性的论述。

内容简介

《大学堂·人类学讲义稿》为作者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精华,可称得上是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分析了西方人类学的类别和发展路径;中篇集王铭铭教授多年研究体会,针对西方人类学,提出其局限,并探究解决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其中,必须强调的是,于内容上讲,三篇虽无轻重,可是就篇幅上看,下篇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了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缕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看到了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终,为中国人类学指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与世界抱负相结合的道路。

目录

说明
致谢
上篇
**章 人类学作为人文科学
一、人类学
二、文明与文化:人类学与欧洲的“民族自觉”
三、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四、作为人文科学的人类学
五、情景化的人类学
六、遭遇“写文化”
第二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研究
第三章 亲属制度:纵式、横式与观念
一、纵式:继嗣理论
二、横式:联姻理论
三、作为观念的亲属制度
四、“家”的不同含义
第四章 《论礼物》:“物的社会生命”及其限度
第五章 经济嵌入“非经济领域”的方式
一、“经济”的文化土壤
二、实质主义
三、物、不平等与威望
四、从生态到世界体系
第六章 从“没有统治者的部落”到“剧场国家” 
一、“没有统治者的部落”
二、权威、权力与比较政治学的终结
三、“剧场国家”
第七章 从“礼治秩序”看法律人类学及其问题
一、礼治秩序
二、与法律人类学相关的思考
第八章 一篇讲稿透露出的人类学宗教观
一、宗教人类学
二、埃文思一普里查德对人类学宗教观的反思与预见
第九章 神话学与人类学
一、维柯、卢梭与赫尔德
二、缪勒
三、弗雷泽的《金枝》
四、涂尔干、莫斯的《原始分类》与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 
五、列维一斯特劳斯
六、韦尔南
七、伊利亚德与巴赫金
第十章 符号人类学与“象”的理论
第十一章 文字的魔力:关于书写的人类学
一、无文字主义
二、巫术作为文字的源头
三、占卜与文字的通神明、类万物作用
四、书写文字的“拜物教”与“理性” 
第十二章 艺术人类学:艺术与艺术家的魅惑
第十三章 文化会消失吗?

中篇
第十四章 “自我与普遍同情之间的平衡
一、“贵气十足的蒙昧人”
二、野蛮与“失落的文明”
第十五章 说“文明
……

下篇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铭铭,人类学家,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王铭铭作品宏富,其代表作包括田野志《溪村家族》,探讨了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及其现代命运的《逝去的繁荣》《走在乡土上》《西方作为他者》,学术随笔《漂泊的洞察》《无处非中》《心与物游》,以及人类学导引作品《人类学是什么》(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同时主编有人类学专业期刊《中国人类学评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