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034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80
- 出版时间:2012-01-01
- 条形码:9787516103487 ; 978-7-5161-0348-7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是伴随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思潮出现的。它立足于中国文论从古代向现代演变的学理背景,考察古代文论自身的承纳接受情况,从接受学的角度来把握我围古代文论内在纵向的承传,梳理不同理论批评成果的历史生成,从一个维面展开和阐说中国文论的古今演变论题。它是一个富于生长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对于拓展我国古代文论研究格局,对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文论古今演变研究的认识,都具有深远的珲论与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由胡建次等编著。《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简介: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是伴随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思潮出现的。它立足于中国文论从古代向现代演变的学理背景,考察古代文论自身的承纳接受情况,从接受学的角度来把握我围古代文论内在纵向的承传,梳理不同理论批评成果的历史生成,从一个维面展开和阐说中国文论的古今演变论题。它是一个富于生长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对于拓展我国古代文论研究格局,对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文论古今演变研究的认识,都具有深远的珲论与现实意义。
目录
序
绪论
一 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的学理依据与学术意义
二 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重点难点
三 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 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旨在彰显的基本观念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论题
**章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承传
**节 中国古代文学兴感论的承传
一 物感论维面的承传
二 兴会论维面的承传
三 “兴”与“感”相结合论维面的承传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言意论的承传
一 言意之辨论维面的承传
二 言意构合论维面的承传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情景论的承传
一 “情以物迁”论维面的承传
二 情景交融论维面的承传
三 情景主宾论维面的承传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法度论的承传
一 有法论维面的承传
一 活法论维面的承传
三 “至法无法”论维面的承传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学审美论的承传
**节 “味”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承传阐说
一 “味”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阐说
二 “味”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阐说
第二节 “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承传阐说
一 “韵”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阐说
二 “韵”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阐说
第三节 “趣”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承传阐说
一 “趣”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阐说
二 “趣”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阐说
三 “趣”在古典曲论中的承传阐说
第四节 “格”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承传阐说
一 “格”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阐说
二 “格”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阐说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论的承传
**节 中国古代文学政教之论的承传
一 政教之论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
二 政教之论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
三 政教之论在古典散文理论批评中的承传
四 政教之论在古典曲论中的承传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雅俗之论的承传
一 雅俗之论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
二 雅俗之论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
三 雅俗之论在古典曲论中的承传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体派之论的承传
一 体派之论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
二 体派之论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正变之论的承传
一 正变之论在古典诗论中的承传
二 正变之论在古典词论中的承传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承传
**节 中国古代文学意象批评的承传
一 意象批评在不同文体批评中的承传
二 意象批评在集中运用方面的承传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批评的承传
一 比较批评在不同文体批评中的承传
二 比较批评在集中运用方面的承传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源流批评的承传
一 源流批评在不同文体批评中的承传
二 源流批评在集中运用方面的承传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摘句批评的承传
一 摘句批评在不同文体批评中的承传
二 摘句批评在集中运用方面的承传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体式的承传
**节 中国古代论诗绝句的承传
一 古代论诗绝句论量形式方面的承传
二 古代论诗绝句论量内容方面的承传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诗格、诗法的承传
一 古代诗格的承传
二 古代诗法的承传
三 古代诗格、诗法汇编之体的承传
第三节 中国古代诗话的承传
一 古代单部诗话的承传
二 古代诗话汇编的承传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选本的承传
一 古代诗歌选本的承传
二 古代词作选本的承传
第五节 中国古代文学评点的承传
一 古代文学评点体例的承传
二 古代文学评点方式的承传
第六节 中国古代文学纪事的承传
一 以孟綮《本事诗》为代表之体的承传
二 以计有功《唐诗纪事》为代表之体的承传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胡建次 男,1968年生,汉族,江西丰城人。云南大学文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与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为南昌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古籍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词学会理事。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曾任日本国学院大学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邱美琼 女,1966年生,壮族,广西荔浦人。贵州大学文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