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分
4.7分
4.7分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近二十年来关注的汉语史研究的精华,汇集了21篇对上古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
1星价
¥15.0
(6.5折)
2星价¥15.0
定价¥23.0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50条)
图文详情
- ISBN:780659966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07-10-03
- 条形码:9787806599662 ; 978-7-80659-966-2
内容简介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是“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之一,该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关注的汉语史研究的的一部分,汇集了21篇对上古汉语语法研究的论文,具体包括《上古“为”尾句的演化》《上古汉语“所”字典所字结构再研究》《 “数+斯+名”结构辨析》《“之”“其”活用浅议》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序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结构考辨
论“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上古汉语“所”字典所字结构再研究
释“迪”“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释“者”“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上古汉语“者”字词性与功能再研究
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诗经》虚词“止”复议
《诗经》虚词“式”辨释
《诗经》“数+斯+名”结构辨析
“以A为B”变换结构说略
“有”“无”代词用法再探讨
“之”“其”活用浅议
《论语》“斯”字的词性和用法——与宗传璧先生商榷
《孟子》虚词“舍”新解
《荀子》“而为”辨析
“何命焉为”语法分析商榷
“莫之或止”解
《汉语大字典》虚词训释辨正
后记
上古“为”尾句的演化
古汉语“为”字被动句结构考辨
论“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上古汉语“所”字典所字结构再研究
释“迪”“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释“者”“诸”兼释其指代义的来源
上古汉语“者”字词性与功能再研究
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
古汉语主谓间“而”字研究
《诗经》虚词“止”复议
《诗经》虚词“式”辨释
《诗经》“数+斯+名”结构辨析
“以A为B”变换结构说略
“有”“无”代词用法再探讨
“之”“其”活用浅议
《论语》“斯”字的词性和用法——与宗传璧先生商榷
《孟子》虚词“舍”新解
《荀子》“而为”辨析
“何命焉为”语法分析商榷
“莫之或止”解
《汉语大字典》虚词训释辨正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