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人最易用错的成语(新)
读者评分
4.7分

包邮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人最易用错的成语(新)

1星价 ¥12.0 (4.3折)
2星价¥11.7 定价¥27.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3条)
ztw***(二星用户)

书的纸质不算好,但是内容不错,值得阅读

2020-06-29 19:34:03
0 0
hlj***(三星用户)

不错的书,孩子很喜欢

不错的书,孩子很喜欢

2015-05-07 17:19:4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81745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12-01-01
  • 条形码:9787506817455 ; 978-7-5068-1745-5

本书特色

《中国人*易用错的成语》编辑推荐:表达的前提:不出错误,表达的功力:辞必达意,表达的结果:让人明白,打铁要靠本身硬,学问全在自用心。为了升级自身的“软件”,我们一定要随时更新自身的“硬件”——*易误解的东西方文史常识、文化典故,*应该知道的东西方礼俗、礼仪,*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和成语,*易说错的话,*常见的语病。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这是古人的追求,也应该是今人的自律标准。但实际的情况是,文化通识的普遍缺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症候,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并有日益严重之优。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文化纠错丛书。从普及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各种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因为一时犯错而颜面大伤。很多人并没有专门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文化通识的检点和自我纠正。这套丛书的推出,希望给大众一次系统梳理的机会,希望对改善我们的文化氛围做出贡献。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书首先非常适合学生群体阅读,作为他们学习的工具,从小积累正确的文化通识,提高文化修养。其次,这套书非常适合文字工作者,是对他们业务矢口识的一次系统的提高和补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这套书适合一般大众提高表达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文化大国应有的态度,也是提升全民文化形象的基础。
成语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对了,出口成章,彰显文采;用错了,贻笑大方,当众出丑。《中国人*易用错的成语》汇集了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易用错的成语,对成语的来源、解释、正确用法作辨析讲解,帮助您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内容简介

成语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对了,出口成章,彰显文采;用错了,贻笑大方,当众出丑。本书汇集了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易用错的成语,对成语的来源、解释、正确用法作辨析讲解,帮助您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目录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稗官野史”不是低俗读物
“筚路蓝缕”并非衣衫不整
“不刊之论”能刊登吗
“不忍卒读”皆因悲惨
“不赞一词”关赞美也无关赞美
“不足为训”非准则
“差强人意”要明白“差”和“强”
“春秋笔法”与书画无关
“登堂入室”是“进入室内”吗
“对簿公堂”不是“双方打官司” 
“瓜田李下”跟田园生活无关
“呼之欲出”只能形容形象生动
“火中取栗”一无所得
“疾首蹙额”不是发愁
“江河日下”绝非水流减少
“久假不归”非关假期
“酒囊饭袋”是“草包”
“空谷足音”,知音难觅
“名山事业”指著作
“目无全牛”不是“盲人摸象”
“平分秋色”只能指两方
“七月流火”是季节变换
“期期艾艾”笑口吃
“秋毫无犯”军纪严明
“人面桃花”与容貌无关
“三人成虎”岂是“人多力量大”
“上下其手”不是耍流氓
“身无长物”有风度
“师心自用”,一意孤行
什么叫做“学而优则仕”
使用“首鼠两端”时的两类错误
是捐献还是舍弃
“首当其冲”不是“首先”
“爽”字有几讲,此“爽”非彼“爽”
“退避三舍”不逃避
“望其项背”赶得上
“危言危行”是正直
“文不加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五风十雨”,风调雨顺
“狭路相逢”,冤家路窄
“下里巴人”并非下层人
“虚位以待”不是假模假式
“一团和气”不是真正的和谐
“炙手可热”不抢手
“罪不容诛”:该死还是不该死
 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暴虎冯河”不足取
“不可理喻”,比较疯狂
“充耳不闻”故意不听
“处心积虑”为阴谋
“蠢蠢欲动”来者不善
“耳提面命”谆谆教诲
“翻云覆雨”非气势
“粉墨登场”宜分清场合
“邯郸学步”学不成
“轰轰烈烈”显气魄
“斤斤计较”太小气
谨防“溢美之词”
“连篇累牍”言冗长
“满城风雨”含贬义
“评头品足”有贬义
“巧舌如簧”非善辈
“罄竹难书”罪行难数
“趋之若鹜”、“如蝇逐臭”义相近
“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甚嚣尘上”含贬义
“豕突狼奔”坏人多
“始作俑者”虽是带头却不干好事
“死灰复燃”是贬义
“叹为观止”是赞叹
“投桃报李”不能用于报复
“无所不至”干尽坏事
“相庆”有别,不可随便“弹冠”
“心劳日拙”:费尽心机终不得善果
“虚与委蛇”是虚情假意
“煊赫一时”含贬义
“亦步亦趋”:从褒义到贬义
“因人成事”不是夸人
“有口皆碑”使用有条件
“雨后春笋”发展良好
 易混淆范围对象的成语
“比翼双飞”莫滥用
“不耻下问”分清对象
“不情之请”:自己的请求不合理
“穿云裂石”,声音高亢
**人称慎用“鼎力相助”
“鼎足而立”要三方
“豆蔻年华”是少女
“国色天香”只能形容牡丹
“汗牛充栋”指藏书多
“浩如烟海”不能形容商品
“河东狮吼”不是狮子大叫
黑帮老大能“名噪一时”吗
话说“兵不血刃”
“吉光片羽”指残存的文物
“集腋成裘”不用来形容消极事物
建筑物岂能“气宇轩昂”
“金屋藏娇”要慎用
“雷厉风行”是行动
“励精图治”做大事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美轮美奂”之“轮”、“伦”、“仑”
“蓬荜生辉”是自谦
“琵琶别抱”心难留
“破镜重圆”说夫妻
“倾国倾城”是绝色
“三长两短”有生命危险
“稍纵即逝”说时机
“他”能“嫣然一笑”吗
“问道于盲”是谦虚
“信笔涂鸦”是自谦
“严阵以待”为谁待
演员不能“栩栩如生”
“倚马可待”文思敏捷
“余音绕梁”声音优美
“张敞画眉”说恩爱

 易误读误写的成语
暴殄天物:“殄” “腆” 联系,不误读
“草菅人命”要命的是“菅”
“筹”、“愁”要分清
“东施笑颦”谁在笑
“独当一面”不可“挡”
“朵颐”岂可“大块”
“否”作卦名不读fǒu
“腹”能被“裹”吗
“各行其是”是“是”非“事”
“金碧”还是“金璧”
“噤若寒蝉”非“禁若寒蝉”
“鸠”非毒鸟不致命
“联翩”“连篇”意不同
“秣马厉兵”需“秣”不要“秫”
“平心而论”不是“凭心而论”
“迫不及待”,一“急”之下易出错
“三羊”不能“开泰”
“食指大动”不是“十指大动”
使用“一暴十寒”易犯的两点错误
“事必躬亲”非“恭亲”
是“源远流长”还是“渊远流长”
是“仗义执言”还是“仗义直言”
“谈笑风生”非“风声”
“桃源”、 “桃园”意韵不同
同类有差,“绌”“拙”有别
“莘莘学子”非一人
“胸无城府”说坦诚
“一枕黄粱”不是将“梁”作枕
 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鞭长莫及”与“望尘莫及”
“遍体鳞伤”与“伤痕累累”
“不负”、“不孚”意相反
“不胫而走”还是“不翼而飞”
“不容置喙”与“不容质疑”
“不瘟不火”与“不温不火”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
“箪食壶浆”、“箪食瓢饮”和“箪食壶酒”
“耳闻目睹”与“耳濡目染”
“刮目相看”与“拭目以待”
“今非昔比”与“今不如昔”
“狼狈为奸”与“朋比为奸”
“明哲保身”与“洁身自好”
“难分难舍”与“难分难解”
“萍水相逢”与“不期而遇”
“身临其境”与“设身处地”
“唾手”“垂手”有区别
“为虎傅翼”与“如虎添翼”
“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摇头摆尾”、“摇尾乞怜”和“摇头晃脑”
“一发而不可收拾”与“一发而不可收”
“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
“一文不名”与“一文不值”
“一言九鼎”与“一诺千金”
“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
“置之度外”与“置之不理”

 其他容易用错的成语
“安步当车”显气节
“变本加厉”勿冠“更加”
“不绝如缕”还是“络绎不绝”
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侧目而视”有讲究
“城下之盟”含屈辱
“春意阑珊”是何时
“洞若观火”指大事
“反戈一击”弄错阵营
“改头换面”误用一例
“功败垂成”不是“成败之别”
“裹足不前”因顾虑
“津津乐道”非“有味”
“敬谢不敏”是怎样的客气话
“空前”容易“绝后”难
“妙手回春”救重病
“明日黄花”是哪日
拍案而起:因“愤”而拍,因“怒”而起
“人满为患”不能形容繁荣
“如丧考妣”该何用
“色厉内荏”言内心怯懦
“守株待兔”是侥幸
谈谈“石破天惊”
“万人空巷”是家空
“汪洋恣肆”说文章
“问题”不能“一拍即合”
“休养生息”不是“休息”
“偃旗息鼓”不是按兵不动
“一见如故”是陌生朋友相遇
“一念之差”是差错
“应运而生”不消极
“指手画脚”的使用禁忌
“诛心之论”可理解为诛意之论、原心之论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人*易用错的成语》编辑推荐:表达的前提:不出错误,表达的功力:辞必达意,表达的结果:让人明白,打铁要靠本身硬,学问全在自用心。为了升级自身的“软件”,我们一定要随时更新自身的“硬件”——*易误解的东西方文史常识、文化典故,*应该知道的东西方礼俗、礼仪,*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和成语,*易说错的话,*常见的语病。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这是古人的追求,也应该是今人的自律标准。但实际的情况是,文化通识的普遍缺乏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症候,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并有日益严重之优。基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文化纠错丛书。从普及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各种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因为一时犯错而颜面大伤。很多人并没有专门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文化通识的检点和自我纠正。这套丛书的推出,希望给大众一次系统梳理的机会,希望对改善我们的文化氛围做出贡献。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书首先非常适合学生群体阅读,作为他们学习的工具,从小积累正确的文化通识,提高文化修养。其次,这套书非常适合文字工作者,是对他们业务矢口识的一次系统的提高和补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这套书适合一般大众提高表达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文化大国应有的态度,也是提升全民文化形象的基础。
成语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对了,出口成章,彰显文采;用错了,贻笑大方,当众出丑。《中国人*易用错的成语》汇集了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易用错的成语,对成语的来源、解释、正确用法作辨析讲解,帮助您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