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088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12-06-01
- 条形码:9787516108864 ; 978-7-5161-0886-4
本书特色
秦凤珍、何志钧、李志艳、孙恒存所著的《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是一部攻坚之作,在研究战略的制定上,在研究力量的投放上,都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在研究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时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尝试给出对于现实的一种新的理论把握,或者,提炼一些新的概念。这应该是一切优秀学术著作的一个特点。
内容简介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产生消费的新变》包括理解信息传媒文化、信息传媒文化与审美新变、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的生产、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的消费、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语文教育、面对信息传媒语境中的文化生产—消费机制的文艺学转型问题等部分。对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化范型、审美范式转换的关联、大众传媒影响下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传媒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内容、方式、取向、特征等的新变化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剖辨。
目录
导论
一 理解信息传媒文化
二 信息传媒文化与文艺审美的新变
**章 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的新变
一 媒体·新型文化媒介人·当代文艺生产
二 信息传媒与文艺的产业化
三 从书写—印刷文学到新媒体文艺
第二章 遭遇数据库的文艺消费
一 数据库与语言
二 话语和监狱
三 文艺消费遭遇“数据库
作者简介
秦凤珍(1970-),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代语文教研室主任。近年在《人民日报》、《文艺报》、《当代文坛》、《当代电影》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三十多篇,出版专著一部,**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教材一部。目前承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社科项目、省软科学项目多项。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学、文艺与传媒等的研究。
何志钧(1971-),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在站博士后、鲁东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文学系系主任、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近十年在《文学评论》、《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主编、副主编、参编)八部。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媒介文化等的研究。
李志艳(1979-),男,湖南常德人,文学博士,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学科负责人。出版专著《中国古典小说叙事话语的诗性特征》-部,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外国文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报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性心理学
¥26.7¥5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