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文化社会学视阈-经典.传统.现实的审视

文化社会学视阈-经典.传统.现实的审视

1星价 ¥21.1 (4.3折)
2星价¥20.6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106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1
  • 出版时间:2012-07-01
  • 条形码:9787516110645 ; 978-7-5161-1064-5

本书特色

《文化社会学视阈:经典、传统、现实的审视》内容是文化社会学视阈内研究的尝试,以文化杜会学的理论和分析视角贯通全书。

内容简介

《文化社会学视阈:经典、传统、现实的审视》内容是文化社会学视阈内研究的尝试,以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分析视角贯通全书。上篇予经典社会学家的思想以文化社会学视阈的观照,尝试对学界所熟知的一些基本经典观点作出文化社会学的阐释和重新评价,以求凸显经典思想家的文化社会学品质和样板,为认识传统和开展新研究两方面拓展视野。中篇对影响中西方社会发展的传统核心意识进行文化社会学视阈的比较,以求从文化意识的深层来把握中西方社会的不同发展。下篇对中国现代化问题开展文化社会学的思考,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予以文化社会学的解释,并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出新的文化思路。

目录

导论 **节 文化社会学释义 第二节 文化社会学视阈释义 第三节 文化社会学的新视阈意义上篇经典思想:文化社会学视阈的诠释**章 孔德:始于实证哲学终于人道教的文化逻辑 **节 文化与文化社会学视阈 第二节 孔德思想的文化社会学性质 第三节 从实证哲学到人道教的内在逻辑 第四节 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第二章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的文化宣扬 **节 实践与意向性社会行动 第二节 实践的文化作用机制 第三节 文化宣扬与反天然主义 第四节 超越哲学第三章 韦伯:宗教伦理比较中的文化功能启示 **节 韦伯与梁漱溟思想共振与交锋 第二节 儒学是否宗教 第三节 儒学的理性化程度 第四节 儒学与传统主义中篇 文化意识:文化社会学视阈的比较第四章 自我意识:古希腊与先秦自我意识比较 **节 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延伸 第二节 审美觉醒与审丑觉醒 第三节 正常的儿童与早熟的儿童 第四节 崇高的喜剧与无价值的悲剧 第五节 两种自我意识的历史得失第五章 超越意识:中西传统超越意识比较 **节 两种超越意识的构架 第二节 潜与显的二重转换 第三节 毒瘤与蛹体第六章 忧患意识:新教徒的焦虑与士的忧患比较 **节 文化性焦虑与忧患 第二节 两种有限性感知中的主体性质 第三节 两种无限性体验中的客体性质 第四节 焦虑与忧患的行为影响第七章 生死意识:儒与道的比较 **节 死的实在性与非终极性 第二节 生的工具性 第三节 自主与向内的生命超越途径 第四节 工具性人生的现实报偿 第五节 文化与社会意义下篇传统与现实:文化社会学视阈的反思第八章 先秦理性:觉醒的迷失 **节 觉醒过度的先秦理性 第二节 意志弱化与文化“主静” 第三节 意义消解与文化“主静” 第四节 信仰匮乏与文化“主静”第九章 “五四”理性:溺于情感的理性 **节 情感孕育的“五四”理性 第二节 超越情感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溺于情感的理性第十章 合理性的理性化之路: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与现代化 **节 理性的二重划分 第二节 功能互补之一 第三节 功能互补之二 第四节 功能互补之三 第五节 中国理性化的应循之路第十一章 文化心理动力:名的高扬与消解 **节 名的基本含义与功能 第二节 儒家终极关怀与名的高扬 第三节 名的文化心理动力功能 第四节 终极价值的非本体性与名的消解 第五节 超越精神的非纯粹性与名的消解 第六节 不朽境界的虚玄性与名的消解第十二章 文化结构与功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现代困扰 **节 关于整合的概念 第二节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价值反向 第三节 文化结构的多元互损 第四节 民族魂在家庭细胞中的消散 第五节 “非整合性”阴影对现代化的困扰 第六节 文化整合与法第十三章 文化整合模式:当代社会结构转型与文化整合 **节 中国当代文化整合的历史与现实 第二节 两类文化整合模式的取舍 第三节 构成一随机整合第十四章 文化角色:角色行为的主体性与文化心理结构 **节 角色的规范性与主体性 第二节 角色行为的主体性与文化心理结构 第三节 角色建构与动态文化心理结构第十五章 文化再生运动:乡企崛起的文化启示 **节 中国文化再生运动的原则 第二节 精英路向的误区 第三节 乡企崛起的文化意蕴 第四节 文化再生运动新路向的选择第十六章 文化理想类型:国企困境的文化反思 **节 “理想类型”的启示 第二节 “理想类型”的两极参照 第三节 国企运行的宏观文化背景 第四节 国企运行的中观文化机制 第五节 国企运行的微观文化因素 第六节 “理想类型”的缺失与国企困境第十七章 结束语:中国当代文化建构之十大检讨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文化社会学视阈:经典、传统、现实的审视》内容是文化社会学视阈内研究的尝试,以文化杜会学的理论和分析视角贯通全书。

作者简介

袁阳,男,1958年1月出生。四川乐山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原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学、哲学。出版专著《生死事大——生死智慧与中国文化》、<红尘觉悟——佛法与人生》、《浪漫的补天者——梁漱溟心路历程寻迹》:发表论文<试论社会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学的危机》、《论社会学的再发展与形而上学的回归》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