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管理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方案选择

渤海管理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方案选择

1星价 ¥16.8 (4.3折)
2星价¥16.8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127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7
  • 出版时间:2012-10-01
  • 条形码:9787010112718 ; 978-7-01-011271-8

本书特色

     徐祥民等教授专著的《渤海管理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方案选择》从渤海管理的事务范围、渤海管理的空问范围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渤海管理法应当调整的范围,为给拟议中的渤海立法设定调整范围做了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的也是极富说服力的研究工作。相信他们的研究成果会对其他关心渤海立法的人们进一步思考提供“空间”支持,会对国家的渤海立法提供设计依据。

内容简介

     《渤海管理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方案选择》以渤海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以为渤海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为目标,从渤海管理的事务范围和空间范围两个维度对渤海管理法的调整范围进行分析和论述。渤海管理的事务主要包括污染防治、资源开发与管理、自然形态的保全以及生态保护等,而渤海管理的空间则包括渤海海域、渤海近岸陆域以及渤海入海河流全流域。两者密切相关,渤海管理事务固然存在于特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而空间的不同致所涉管理事务也存在差异。 据此,徐祥民等教授专著的《渤海管理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方案选择》综合考量渤海的事务管理范围和空间管理范围因素,对渤海管理法调整范围在立法方案的基本选项上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为此提供立法方案选择

目录


  上篇  渤海保护的事务范围 **章  渤海污染防治    **节  渤海自然环境      一、渤海是典型的半封闭海      二、渤海的自然环境特征    第二节    渤海污染状况      一、渤海总体污染状况       二、渤海污染源     三、渤海污染的地域分布     四、渤海污染严重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渤海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     一、多源污染多方防治     二、控制排海污染物总量     三、利用多项技术治理污染 第二章  渤海资源开发与管理   **节    渤海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     一、渤海生物资源     二、渤海矿产资源     三、海水资源     四、海洋能资源     五、渤海空间资源   第二节    渤海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     一、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     二、海洋矿产资源破坏严重、利用率低     三、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重视不够     四、海洋能开发利用不足     五、渤海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负荷过重   第三节    渤海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任务     一、合理开发并修复渤海生物资源     二、有序开发渤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祥民(1958——),又名徐进,山东汶上人,历史学博士,法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澳海岸带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多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获得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称号。 申进忠(1969——),河北省大城县人,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学与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参与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国家质检总局等多项研究课题,在《法学论坛》、《南开学报》、《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