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诗意德育论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142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3
- 出版时间:2012-11-01
- 条形码:9787516114216 ; 978-7-5161-1421-6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我国学校规训武德育工作造成道德教育“祛魅”,学生德育主体地位丧失等问题的思考,井遵循学校教育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建构的基本原则,试图将“诗意”概念引入道德教育,在合理借鉴中国历史上“诗教”成果的基础上,依托民族特定的语言形式和美感形态,力图挖掘德育的诗意美,让青少年从小就得到诗意熏陶,蕴蓄人生激情,坚定人文信念。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兴于诗”、“重于教”的国家,其中“诗教”是中华民
族传统教育的精华。但在近代教育发展历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为
圭臬,在移植、借鉴日本、苏联以及其他西方教育思想的时候有意或无意
地淡漠了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扬,使得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成为
“非诗意”与“非民族”的存在。一个有着悠久文化教育历史的国家在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教育的同时,还必须珍惜和发
扬自己民族的教育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对国家建设、民族兴盛以 及世界文明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
目录
**节 对学校德育“诗意”问题的发问
一 富有民族特色的诗书教化传统怎么传承
二 规训式“祛魅”的德育如何“返魅”
三 德育是否存在“诗意”的形态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
一 馨园学校研究地点的选择
二 诗意栖居者与导引者的角色说明
三 已有研究的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一 有助于接续中华民族诗书教化的优良传统
二 有助于复活新感性的教育价值
三 有助于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
四 有助于调整德育的实践着力点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简介
冯铁山 1966年11月生,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荣华学者;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东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实验基地常务顾问。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新诗教”实验、诗意语文、诗意德育以及诗意教师形象塑造等系列课题研究,在《教育研究》、《思想战线》、《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作者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各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