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8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08721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100087216 ; 978-7-100-08721-6
本书特色
汉唐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本书全面研究唐代文学和汉代文化精神关系,颇有开拓之功。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的长期混乱结束于秦的统一,秦朝强盛而短暂,秦末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在政体上对秦多所承袭,但其立国精神却是承袭三代尤其是西周初年的;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混乱结束于隋,隋也强大而短暂,隋末群雄并起局面中建立起来的唐王朝所处时代特点近似于汉。唐王朝为避免魏晋至隋短祚王朝的命运,把目光投向汉朝,把汉朝作为建政的楷模。对汉代文化的重视,对汉朝的向往,是唐朝创造繁荣文化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唐朝与汉朝中间相隔数百年,唐朝对汉代的传承主要是文化精神,与唐代文学有关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唐人对汉人在知识结构上的继承;其二,汉代文化精神对唐代文学表达方式的影响;其三,汉人的行为方式对唐代作家行为方式的影响
目录
序(戴伟华)
绪论
上编
**章 天人感应观念在唐代文学中的表现
一、瑞应与文学
二、封禅与文学
三、灾异与文学
四、对天人感应观念的批判
小结
第二章 汉代边疆民族知识与唐代边塞诗
一、文学作品中汉代边疆知识的表现
二、唐人了解边疆知识的途径:典籍和实践
三、唐代边塞诗汉代话语背景的原因
小结
中编
绪论
上编
**章 天人感应观念在唐代文学中的表现
一、瑞应与文学
二、封禅与文学
三、灾异与文学
四、对天人感应观念的批判
小结
第二章 汉代边疆民族知识与唐代边塞诗
一、文学作品中汉代边疆知识的表现
二、唐人了解边疆知识的途径:典籍和实践
三、唐代边塞诗汉代话语背景的原因
小结
中编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杜玉俭,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随园食单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