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185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67
- 出版时间:2012-01-01
- 条形码:9787516118542 ; 978-7-5161-1854-2
本书特色
《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现代化》在海内外对西方话语影响下的中国新诗现代化进行了颇富创新性的立体、系统的考察。《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现代化》分为三辑,**辑力求汇通中西诗学资源,将诗学结构、诗学风格、诗学体系的整体把握与诗学范畴的微观透视相结合,在纯粹诗学的意义上对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理论现代化的关系进行首次整体性的研究。第二辑遵循贯通性与汇通化原则,从新的视角提供对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流派、思潮现代化的关系的独到理论,既突出了长期受到忽视的唯美主义、现代派诗歌翻译的积极性意义,也对台湾现代诗社、蓝星诗社等诗歌社团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独特贡献与价值给予高度重视,延伸和扩展了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关系的研究内涵与空间形式。第三辑跨越中西文化的鸿沟,在中西诗学的相互沟通、相互融会中对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诗人的现代化作出较有新意的阐释,从而在海内外首次使梁宗岱、洛夫、余光中等融合中西的理论和实践的超前性和独创性意义获得充分的敞开。
内容简介
赵小琪编著的《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现代化》在海内外对西方话语影响下的中国新诗现代化进行了颇富创新性的立体、系统的考察。《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现代化》分为三辑,**辑力求汇通中西诗学资源,将诗学结构、诗学风格、诗学体系的整体把握与诗学范畴的微观透视相结合,在纯粹诗学的意义上对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理论现代化的关系进行首次整体性的研究。
目录
序
**辑 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化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艺术成就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知性话语的理论维度
西方话语与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过滤机制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目的论建构
第二辑 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流派、思潮的现代化
现代性视野下20世纪中外文学的互动
接受与过滤: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
无目的的目的——20世纪中国唯美主义文学思潮
互文性视野下现代派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
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知性话语的误读
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符号诗的意义生成方式
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主义表情论的接受与化用
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派诗美建构策略的化用
大学生诗歌的先锋性和流行性
台湾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局限
消解与重构——“后新诗潮”诗歌对“本体”的瓦解与重建
台湾诗歌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变形
第三辑 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诗人的现代化
梁宗岱的纯诗系统论
身份冲突中家的建构与功能——余光中诗歌中家的文化功能
余光中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
余光中诗歌二极对应结构论
洛夫对超现实主义的认同与修正
洛夫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
张默诗歌的生命宇宙化倾向
后记
作者简介
赵小琪,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已出版《台湾现代诗与西方现代主义》、《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比较文学教程》等个人专著、合著十余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的成果曾获多项国家、省部级奖。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