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分
包邮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

- ISBN:97871080422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13-01-01
- 条形码:9787108042248 ; 978-7-108-04224-8
内容简介
过去中国文人做学问的路子,从经典解读到文献求证,依赖的本钱都是文献的丰富,学者家中的孤本、善本,就像银行家的钱袋子,那是学问比拼的本钱,现在虽然很难仅仅依靠文献取胜,但对文献的掌握和熟悉,仍像雕刻家对刻刀和材料的熟悉,是手艺活的基础。 社会学所研究、关注并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学问,实际上就是关于日常生活基层结构变化规则的知识。这种知识除了来自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分析综合,别无他途。 从“中国经验”出发,我们才能真实地了解中国发展中诸多社会风险的临界点在哪里,这些临界点单凭既有的规则是推论不出来的,不顾前提条件和约束单从原则推论出的结论往往会是虚假的。
目录
西学东渐篇
西方社会的“官僚病”
科学的“思辨”与新的理性
法国学院派寨主雷蒙·阿隆
关于女性的观念变革
未来并非总是美好
共和国真义考
微型权力专家:福柯
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整体观时代的到来
隐喻的思维魔力
法国当代社会学四大流派
分立抗衡的两大学派:布迪厄和图海纳
走出布迪厄主义的博尔坦斯基
经济社会学思潮和罗桑瓦龙
新一代学者的崛起
风险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风险
东方现代化命题
小题大做篇
路径依赖·知识生产·社会技术
大陆新娘·女权·三寸金莲
买者定价、社会嵌入及其他
台湾村落走访随笔
中国大葱与日本电器
厕所革命与社会变迁
全球化和汽车左行的制度
中国视角看日本
书里书外篇
学术闲书五种
参考文献的功能
谁在改变生活的逻辑
社会流动与中国梦
社会公正、黄金分割与和谐社会
农民的理性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书斋随笔
调查研究中的故事
承前启后篇
我的研究理路
中国社会学的实践取向与理论匮乏
村落终结与中国经验
默顿“中层理论”的启示
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
非正式制度:社会学研究的真问题
信任也是一种“社会资本”
走向终结的村社共同体
劳动关系的社会建构
私营企业主的关系运作
探寻“关系地权”的逻辑
后记
相关资料
作为中国人,应该庆幸有这样一位导师在坚持不懈地为中国之忧而忧,为我们指明那些本该明了、却被不断搅浑的道理。 ——耶鲁大学经济金融学教授 陈志武 茅于轼先生是中国*精通价格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高山景行,永远是我做人与做学问的榜样。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 张维迎 中国社会的进步,不是诞生在客厅的意大利真皮沙发上,也不是诞生在烟雾缭绕的咖啡馆中。在我们的周围,不乏为理想而高谈阔论者,为正义而面红耳赤者,更不乏为蝇头小利而弄虚作假者,为鸡毛小事而反目成仇者,而像茅于轼这样把深刻的同情、丰富的学识、明澈的理性应用于复杂社会现实中的知识分子,却是极其稀少的。 ——《南方周末》
作者简介
李培林,法国巴黎**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村落的终结》、《重新崛起的日本》、《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李培林自选集》等。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