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文教育论文选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22599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144
- 出版时间:2013-04-01
- 条形码:9787562259961 ; 978-7-5622-5996-1
本书特色
《陈炳文教育论文选集》大致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一些世界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的思想,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围绕政治经济的复兴,改革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措施。《陈炳文教育论文选集》不仅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良师益友,同时对关心国民教育发展的各级行政官员及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大致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一些世界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的思想。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围绕政治经济的复兴,改革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措施。本书不仅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良师益友,同时对关心国民教育发展的各级行政官员及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论儿童的学习及智力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实验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科南特美国的师范教育
维果茨基的形成性教育实验
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巴格莱教育与新人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优化实验
沙茨基的儿童教育实验
马卡连柯改造流浪儿童及培养新人的教育实验
“从做中学”应予以重新评价
凯洛夫与社会主义教育学
对凯洛夫的《教育学》再评价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辩证的统一
通过教育学的讲授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一点尝试
浅议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教育
19世纪日本的教育发展
19世纪美国的教育发展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的教育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的教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日本教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教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教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教育改革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思想
现代国外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陈炳文,教授,1928年出生,1950年考入复旦大学,次年因院系调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大学教育系任教。1979年调入湖北大学任教,1986年调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任教,直至退休。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