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苏蜀学思想研究(九品)
读者评分
5分

三苏蜀学思想研究(九品)

1星价 ¥5.5 (2.1折)
2星价¥5.5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落叶与***(三星用户)

苏家三父子的思想

2024-09-13 22:14:55
0 0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把三苏蜀学放在北宋古文运动的兴盛、宋代儒学复兴的学术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力图揭示它的儒学特征,分析诸学派之间思想的互动,还原它的儒学本色和学术价值。

2024-07-11 10:27:4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90454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11-08-01
  • 条形码:9787564904548 ; 978-7-5649-0454-8

内容简介

《三苏蜀学思想研究》,其论说的角度主要是把三苏蜀学放在北宋古文运动的兴盛、宋代儒学复兴的学术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力图揭示它的儒学特征,分析诸学派之间思想的互动,还原它的儒学本色和学术价值。

目录

绪论章 北宋儒学复兴与三苏蜀学的形成节 北宋儒学复兴之溯源一、儒学复兴的政治、社会准备二、北宋王朝面临的外部挑战三、政治上的因循保守和思想上的崇佛之风第二节 儒学复兴的前期——古文运动的兴起一、宋代古文运动的宗旨二、古文运动的发展第三节 古文运动对学术、政治和士风的影响第四节 三苏蜀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一、三苏蜀学之得名二、三苏蜀学的渊源小结绪论章 北宋儒学复兴与三苏蜀学的形成节 北宋儒学复兴之溯源一、儒学复兴的政治、社会准备二、北宋王朝面临的外部挑战三、政治上的因循保守和思想上的崇佛之风第二节 儒学复兴的前期——古文运动的兴起一、宋代古文运动的宗旨二、古文运动的发展第三节 古文运动对学术、政治和士风的影响第四节 三苏蜀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一、三苏蜀学之得名二、三苏蜀学的渊源小结第二章 古文运动的衍变——蜀学等诸家学派对古文运动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节 复兴古礼的共同理想一、对古道的重新认识——落实在古礼上二、礼崩乐坏与“修礼”主张的提出第二节 诸家学派之古礼的“外王”与“内圣”学一、外王之实践——立法制、兴宗法与恢复三代之治二、内圣之发挥——义理学与治心修养第三节 三苏蜀学的以情释礼第四节 诸儒对文、史学的态度之不同一、尊史与反史二、反对文词之学与保持文学传统三、对佛、老的态度第五节 南北学术差异和政治对立小结第三章 变法、党争及其影响节 变法与党争始末一、熙、丰党争二、元祜更化三、元祜诸公之不和四、绍圣、崇宁党争第二节 蜀学等诸家对变法的态度第三节 变法后蜀、洛等学派的学术趋向小结第四章 三苏的“人情为本”论节 苏氏之“圣人之道出于人情”第二节 苏氏“任情”与王安石“任法”的冲突一、王安石重法不重情二、苏氏之重人情与举“公议”三、苏氏重情与言利第三节 苏氏“任情”与程颐“持敬”之争小结第五章 杂糅百家的“大全之道”节 儒家与道、释、纵横家思想的会通一、夹杂纵横与以儒御“术”二、混同佛、老与以儒为统第二节 苏氏的“大全之道”及其在政治上的意义一、苏轼提出“大全之道”二、大全之道的政治含义小结第六章 苏轼、苏辙的性命之学与修养之学节 二苏的性命之学一、宋儒谈性说命风气的养成二、二苏反对谈性说命三、二苏对性善论的态度第二节 二苏的修养之学一、二苏论养浩然之气二、二苏论物外之乐三、庄、孟修养之道的交融四、二苏论文章艺术与修养之道结束语 三苏蜀学的历史定位与思想价值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