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八品)
读者评分
5分

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八品)

豆瓣9.1分,一本较权威的李小龙传记,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知的隐秘。

1星价 ¥42.9 (2.9折)
2星价¥42.9 定价¥1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5959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45559590 ; 978-7-5455-5959-0

本书特色

◎ 扎实的一手资料,使本书独具特色
作者查阅大量文献、档案,以及对李小龙亲友进行了100多次采访,一些当年人物已经去世,其采访资料更显珍贵。
◎ 零度叙事,客观还原李小龙的一生
秉持严谨、客观的写作态度,力求细节真实,对传主的缺点不隐晦,优点和魅力不渲染。
◎ 专业译者,文本优秀,图文并茂
译者专职从事李小龙文化研究与截拳道教学推广工作,译文准确,文笔流畅,并收录李小龙40多幅珍稀照片。

内容简介

他,是问题少年,是打架斗殴的街头混混,是迷途觉醒,自我提升的功夫小子,也是好莱坞的浪荡客,生死绯闻的主角,更是锐意创新的功夫大师,世界知名的功夫片明星。我们所理解的李小龙,大多是由这些形象和故事串联起来的,唯独缺少对那个特定时空背景的了解,也因此难以切身体会到李小龙的艰辛与不凡。《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将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透视李小龙的成长、蜕变,以及如何成就不凡与伟大的艰辛历程。既可以从中窥见李小龙不同时期拳术体系乃至格斗理念的变化,李小龙的思想与个性也袒露无遗。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看到这本为他而写的传记,可能会感到欣慰,也可能会大为恼火。因为作者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知的隐秘。

目录

引言  两场葬礼的故事

part 1 小 龙
第 一 章  “东亚病夫”
第 二 章  新兴都市
第 三 章  叶 问
第 四 章  驱离香港

part 2 旧金山
第 五 章  重回出生地
第 六 章  蜕 变
第 七 章  阳光海湾
第 八 章  奥克兰冲突
第 九 章  进军好莱坞
第 十 章  塑造加藤
第十一章  截拳道
第十二章  从师父到明星
第十三章  龙套演员
第十四章  无音笛
第十五章  盲人追凶

part 3 返回香港
第十六章  末代大亨
第十七章  唐山大兄
第十八章  精武门
第十九章  协 和
第二十章  猛龙过江
第二十一章  盛名所累
第二十二章  龙争虎斗
第二十三章  叩响天堂之门
第二十四章  *后时光
第二十五章  死因研讯

尾声  传 奇

后记
李小龙家族
李小龙影视作品年映表

参考文献
译者的话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十八章 精武门

1971 年 10 月 11 日,李小龙、琳达带着6 岁的李国豪和 2 岁的李香凝飞往香港。他们在飞机着陆前,专门把搭乘长途航机的舒适便服替换下来,因为李小龙预计会有记者来迎接他们。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邹文怀竟会安排《唐山大兄》全体演员前来恭候。数十盏闪光灯此起彼落,加上一大群孩童手捧鲜花列队迎接,令繁忙的启德机场倍显热闹,且洋溢着一片迎接要人荣归的隆重气氛。1
相比李小龙,邹文怀更是破釜沉舟,抱定成败在此一举的决心。他的前五部电影票房不佳,新成立的嘉禾一直被邵氏打压,他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唐山大兄》是否能一炮打响。从首映活动到广告投放再到媒体曝光,邹文怀不遗余力地对这部电影进行宣传。10 月 29 日首映前,李小龙不断接受平面媒体、广播电台以及电视节目的各种专访。邹文怀想把“小龙”重新推介给年纪较大的观众,他们可能还记得 20 世纪 50 年代黑白说教电影中那个勇敢的童星。为宣传这部电影,邹文怀和李小龙倾尽了全力,因为他们的命运都取决于首映当晚的结果。
邹文怀、李小龙和琳达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众所周知,香港观众是出了名的难伺候。如果一部电影很糟糕的话,他们会直接大声开骂,甚至有人会带刀进电影院,如果电影让他们大失所望,他们就会破坏座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随着电影开始放映,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观众的反应。”李小龙回忆道,“刚开始时,鸦雀无声。但到了*后,他们开始躁动起来,一遍遍地拍手叫好。观众其实是很情绪化的,如果他们不喜欢这部电影,他们会直接开骂,起身走掉。” 当李小龙在电影放映过程中,多次听到观众为他的角色和表演欢呼叫好时,他变得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自信。眼见他生平**幕情爱戏在大银幕上出现时,他侧身靠向琳达,以开玩笑地方式说道:“这是附加福利。”
首映礼的观众席上坐着香港著名影评人兼电影历史研究学者梅尔 ·托拜厄斯(Mel Tobias)。“我不知道李小龙是谁,我只是碰巧看了首映场。我有一位来自马尼拉的朋友,他想看午夜场,恰好当天的午夜场是《唐山大兄》。”梅尔·托拜厄斯回忆道,“电影结束后,大约有十秒钟的沉默,突然不知道是什么击中了他们,他们开始疯狂叫好。当他们看到李小龙从观众席中起身示意时,他们都惊呆了,继而又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当时就感觉到,这家伙一定会成功的。他身上那种东方人和亚洲人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有一种认同感。”
李小龙的明星梦从那晚开始实现了。“我没想过《唐山大兄》能打破任何票房纪录,”他坦承,“但我确实希望它能够多卖钱。” 观众的反应让他有些不知所措。琳达说:“首映当晚,现场观众欢呼雀跃,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小龙的梦想实现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放映过后,小龙成了耀眼的明星。我们起身准备离开电影院时,马上被热情的观众给团团围住了。”1
票房数字令人震惊,完全扭转了嘉禾的命运。《唐山大兄》仅在香港 16家院线上映,首日票房高达 37.2 万港元,三天之内突破百万大关。作为仅在香港当地上映的影片,三周之后,累积票房收入 320 万港元。 据《中国邮报》估算,在香港 400 万人口中,有 120 万人买票观看了这部影片,并且打破了此前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保持的票房纪录,从而让这部港产动作片又多了几分爱国主义的色彩。当地一家中文报纸为此叫好:“朱莉 ·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的这部电影自1966 年上映以来,一直是当地电影发行商在票房方面试图超越的对象。然而,只有《唐山大兄》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莉 ·安德鲁斯的丈夫布莱克 ·爱德华兹也是李小龙的名人弟子。李小龙从明星师父变成了明星。

从三个月大首次出镜算起,李小龙已出演了 23 部电影,大多数票房都不太好,没有一部能像《唐山大兄》这样成功。究竟这部电影有何独特之处?显然不是电影质量问题。导演罗维在 1988 年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回想起来,《唐山大兄》拍得非常简陋。我没有太多时间,只能草草拍完了事。”
李小龙全新的打斗场面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与大多数为一部电影接受短期训练的动作明星不同的是,李小龙是一位真正的武术家兼艺术大师。《唐山大兄》中其他人的打斗像是在孩童打闹,而李小龙则如同一阵超级旋风。香港观众从小看功夫片长大,当他们看到这部电影时,一眼就分辨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为了证明他动作的真实性,李小龙和罗维使用了长镜头拍摄——有些镜头持续了 20 秒,甚至更长。另一位嘉禾导演米高基说:“李小龙会设计一场打斗,然后让摄影机自由跟拍,这样你就知道那不是假的了。别忘了,李小龙当时面对的可是一群懂功夫的本地观众,他们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你骗不了他们。”
但仅仅有真本事是远远不够的。许多杰出的武术家在闯荡演艺圈时都铩羽而归。在擂台上有效的东西在电影中未必行得通,能让观众兴奋起来才是*重要的。李小龙之前在好莱坞当过动作指导,他知道如何在电影中去表现自己的技能,使之看上去与众不同。这就是夸张的艺术。在电影中,他可以旋转起来连踢三脚放倒三个坏蛋——然而换作在现实中,他可能未必做得到,不过在电影中,观众相信他没问题。正如《华盛顿邮报》的一位影评人所说的那样:“李小龙的动作令人赏心悦目,充满了爆发力,并且优雅、风趣。自从史蒂夫 ·麦奎因在《大逃亡》中骑摩托车之后,李小龙的动作戏让我再次听到了观众热烈的反响。他的表演有点儿詹姆斯 ·卡格尼(James Cagney)式的傲慢和史蒂夫 ·麦奎因早期的疏离感。”
在当了 25 年演员之后 ,李小龙终于学会了如何将动作和情感结合起来。从《青蜂侠》中友善的男佣加藤到《唐山大兄》中狂暴的郑潮安,这一转变充满了戏剧性。自从李小龙 18 岁出演《人海孤鸿》以来,这是他**次出演主角。在这段奋斗、被拒、努力工作的日子里,他成功地获得了 X 要素——这是一种能够让玛丽莲 ·梦露(Marilyn Monroe)超越劳伦斯·奥利维尔爵士(Sir Laurence Olivier),从“明星”蜕变成“伟大演员”的难以形容的特质。《龙争虎斗》的联合制片人保罗 ·海勒(Paul Heller)认为:“在摄影机面前,李小龙是绝对的焦点。有些演员可以成为出色的演员,但在镜头面前,表现平平。镜头喜欢捕捉李小龙。他的能量、天赋及情感都可以透过摄影机和银幕表现出来。” 李小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演方法,可以将他拥有的能量很好地释放出来。“我能感觉到它在我体内奔走、咆哮,”李小龙跟朋友们分享此刻的感受,“我比以往更自信了,因为我刚刚演了一回主角。”
李小龙激动人心的表演唤醒了公众的意识。1842年的香港人口只有7000人,到了1971年,人数飙升至 400 万。香港本质上是一个由英国殖民统治的难民营。如果说需要振兴民族意识的话,那肯定是身居香港的华人。他们不仅饱受自卑的折磨,还面临着身份危机:他们究竟是中国公民,还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臣民,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龙争虎斗》的导演罗伯特 ·高洛斯(Robert Clouse)认为:“李小龙对于中国民族精神的贡献,要比许多政客或烈士大得多。这对数百万劳工阶层及贫困民众来说,如同一剂良药。他重新点燃了人们的自豪感,让他的同胞们在数百家电影院里欢呼雀跃。他们突然自我感觉好多了,在新的一天中,痛苦和偏见也随之减少了一些。”
《唐山大兄》能大获成功也要归功于一场震惊海内外的外交事件,这一事件在该片首映前夕让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彻底爆发了。*重要的是,它牵扯到了中国南海一些岛屿和钓鱼岛的领土归属问题。 1895 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落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和钓鱼岛,并将钓鱼岛等多个小岛改名为“尖阁诸岛”(Senkaku Islands)。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无人居住的岛屿被置于美国的行政管控之下。1969 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钓鱼岛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于是,中国及日本立即宣称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并因此唤醒了中国人痛苦的回忆。1971 年6月7日,美国总统理查德 ·尼克松(Richard Nixon)宣布将钓鱼岛的施政权移交给日本。《唐山大兄》于10月30日上映,同年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修正案,声明美国将在“尖阁诸岛”遇袭时支援日本。
中国人深感遭到背叛,于是,抗议和愤怒的社论开始出现。李忠琛在喇沙书院的同学、欧亚混血儿马西安诺 ·巴普斯蒂塔说:“我对那件事记忆犹新,美国人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把钓鱼岛给了日本。你可以问任何地方、任何教派、任何信仰或是任何政治背景的中国人——他们在钓鱼岛的问题上完全支持中国。在 1971 年我们被迫做出选择之前,我们一直没有身份意识。当美国把钓鱼岛的施政权移交给日本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是中国人。”
在民族主义极度高涨的环境下,由于李小龙在《唐山大兄》中勇敢地为华工出头,与恶势力抗争,所以中国观众非常喜欢他。他下一部电影《精武门》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民族主义,从而使得大众更加喜欢他。

作者简介

马修·波利(Matthew Polly),中文名包默思,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著名作家,也是中国功夫爱好者,曾在河南少林寺学习功夫两年。出版有American Shaolin(《少林很忙》)和Tapped Out(《拍地认输》,暂译),作品常年发表于《华盛顿邮报》《君子》《石板》《国家》等杂志。目前是耶鲁大学研究员,居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他花了近十年时间,历经一百多次亲身采访,撰写了这部极为认真、配得上李小龙这位英雄与这个男人的传记。
译者史旭光,截拳道教练、截拳道·印心会创办人,专职从事李小龙文化研究与截拳道教学推广工作,著有《截拳道运动入门》《王者之路》,曾担任《李小龙技击法》中文版特约编辑,并接触采访过多位李小龙亲友和嫡传弟子,撰写、翻译的多篇文章在《南方人物周刊》《看电影》《中华武术》《拳击与格斗》《武魂》等杂志上发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