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虎哥刘伯温
读者评分
5分

打虎哥刘伯温

1星价 ¥17.6 (5.5折)
2星价¥17.6 定价¥32.0
商品评论(1条)
zha***(三星用户)

打虎哥刘伯温

还没看,希望精彩!

2016-01-11 09:00:40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5199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11519993 ; 978-7-5115-1999-3

本书特色

洪武元年(1368年)春,朱元璋亲率大军,御驾征讨元顽**儿悍将王保保。丞相李善长与御史中丞刘伯温,以一正一副两位监国辅政大臣的身份留守应天府,辅佐太子朱标理政。
适逢大旱,数月不雨,江南百姓罹灾,国中人心难安。而中书省都事、李善长的侄儿李彬却因贪墨受贿巨额白银,被人举报到刘伯温处。围绕着这大明开国**贪腐大案,刘伯温与李善长、胡惟庸、陈宁等淮西朋党展开了艰辛复杂的角力,誓将李彬明正典刑。在驱破胡虏、消弭天灾、肃清纲纪等三大难题猝然齐袭而至之际,刘伯温施展高超绝伦的谋略之术,巧妙布局,苦心孤诣,上解朱元璋开基拓业、击破王保保之大忧,中解淮西朋党在李彬一案上处心积虑之掣肘,下解江南黎庶缺乏人力抗灾之难处,完美解决大明**贪腐大案!

内容简介

打虎也要讲政治!
舍得一身剐,敢把贪官拉下马!
读史有智慧,《打虎哥刘伯温》可以看成是一部启示录。
1、刘伯温为何成了打虎哥?
刘伯温身为监国辅政大臣,行使黑脸判官职责,放在当下就是一个纪委书记。
老虎苍蝇一起打,刘伯温祭出反腐大旗,打虎哥当之无愧!
2、打虎成了一门技术活!
老虎打不打得赢,全看政治智慧行不行。打虎是一个斗智斗勇的博弈过程,刘伯温进不能畏惧李善长之咄咄逼人,退还要考虑朱元璋之左右平衡。通过虎口拔牙、降龙伏虎、敲山震虎一套组合拳,上解朱元璋之后顾之忧,下通黎民百之公正诉求,刘伯温把阳谋智慧运用得酣畅淋漓。
刘伯温的打虎很接地气,堪称是历史版的纪检法反腐,而且很多打虎手段和政治智慧值得借鉴。
3、打虎还需自身硬!
打虎棒敲到了李善长亲侄儿的头上,刘伯温的压力可想而知。李善长为亲情所累,加上胡惟庸从中搅局,各方压力之下,软硬兼施,救人志在必得。刘伯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自身过硬,守住底线,自然手到擒来。

目录

01李善长的侄儿摊上大案了
“小生岂敢在这等弊案上撒谎?他们做的这些贪赃不法之事,是后来被小生的知交好友、长洲县的县衙主簿穆兴平知道了后才告诉小生的。”姚广孝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状纸,向刘基递了过来,“这份状纸里附有穆兴平的证词,他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也写得很详细……而且,韩复礼的儿子韩通根本就不通文墨,愚钝无比——先生可以将他召来一审便可辨清真伪虚实!”

02当官看来不好耍呐
夏辉越听下去脸上表情越是严峻,“砰”地一掌将茶几重重一拍:“你这奸商!到了此时此刻,居然还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明目张胆地向本朝监察御史公然行贿收买!这是何等令人发指!还不速速随我等进京交代你的行贿买官之罪行!”

03不欺暗室,让上门求情者自己下定决心
在经过书房门口之时,李善长心神恍惚,脚下的鞋子一下碰在了门坎上,险些弄得他一个趔趄。刘基急忙上前伸手将他扶住。李善长站定了身形,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复杂,嘴唇抽动了几下,终究没能吐出什么字来。他“唉”了一声,扭头便去了。

04拿对手的小动作,大做特做文章
“下官认为,这刘中丞拒不接受您这一番好意也就罢了——竟还代替中书省和太子殿下自作主张,要求把那么贵重的一块‘鸡血玛瑙’转赐给徐达元帅去卖自己的人情,这也太有些过份了!”胡惟庸一句接着一句层层逼进地说道,“他本是一个文臣,却企图擅自笼络征伐在外的武将——这难道不是在为他自己谋取更大的权位而拉帮结派吗?徐达元帅也是我们的淮西同乡啊!刘中丞这是在挖我们淮西人的‘墙角’啊!”

05揣摩皇帝意图,黑面判官看着办
“陛下也为难呐!”刘基深深一叹,抬头望向北边的天空,悠悠说道,“前方战事正紧,能够及时为北伐大军供粮供饷才是头等大事啊!这样看来,三军安危实是系于中书省与李善长之手!陛下在此关头岂会因小失大——为了一个区区的李彬而激怒李善长?他写这道手诏,也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06朱元璋家训:该正时才正,该邪时就邪
朱元璋捋了捋自己颌下的美髯,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难得一见的笑容:“父皇今晚就和你说一些心里话吧:你大哥什么都好,就是太正太直,像个温良谦恭的‘周公’,不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汉武帝’。我们帝王之家的人,心性之中本是正邪混杂,该正时才正,该邪时就邪啊!要用正来亲任忠良,要用邪来制服奸恶,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帝王之道啊!你可明白?”

07悬而不决,只待秋后算总账
刘基微一沉吟,却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这番话,而是悠然说道:“近来老夫静夜深思,觉得陛下当年那首《咏菊》之诗写得极佳:‘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老夫每一次诵念,都会从此诗之中汲取到陛下那丰沛盈溢的刚正雄远之英气而变得无比振奋起来……”他这话一出,朱棣顿时就会意了。

08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胡大人今日这般礼待高某,倒是令高某深感惶恐不安了。”高正贤连连推辞,不敢入席落座,“高某谢过胡大人盛情款待。只是高某当不起胡大人的美意,就此告辞……”其实高正贤心底清楚,目前中书省与御史台为了李彬一案,早已势如水火。而身为中书省首席副官的胡惟庸竟来宴请自己……这一席酒宴,是无论如何也要推掉的了。

09舍近求远,解后顾之忧
“还是文忠哥深明大义、通晓大局!您且附耳过来……”朱棣趋身上前和李文忠交头耳语了半晌,*后方才将紧紧捏着的右拳如铁锤般从半空中往下重重一擂,“所以,文忠哥,咱们只有在这前线好好替父皇和刘先生打赢了这一场‘黄河峡口’之役,才能帮助他们在后方摆脱掣肘、顺利执法!”

10君臣无猜,上下才能相安
“孩儿哪,你细细思虑一下,以七战七捷、驱除匈奴而威震四海的卫青大将军,为何竟在汉武大帝刘彻面前‘以和柔自媚’?他的‘和柔自媚’,又换来了什么?同样,我们来看气吞山河、名扬塞外的岳飞大元帅——他是‘刚锐果毅、不屈于上’的楷模。然而,他的‘刚锐果毅、不屈于上’又换来了什么?”

11朱元璋说得越客气,对大臣越是疏远
朱元璋忽然对李善长这般客气,却令朝中大臣个个惊疑不定。刘基目光一敛,眸中不禁掠过一丝沉痛之色。他凭着自己对朱元璋一向为人处世之风的了解,已然懂得朱元璋此刻在口头上对李善长越是说得客气,心底就对李善长越是疏远。

12 南辕北辙,君臣走的不是一条道
朱元璋的思维视角的确和他所有的臣子都迥然不同。在他心目中,维护朝廷的权力平衡格局也罢,维护《大明律》的权威也罢,其*终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大明的江山始终姓朱。他想将《大明律》执行到位、一刀斩了李彬,但又害怕激怒李善长和“淮西党”,引起他们对北伐大军的掣肘,于是便采用了半推半拖的态度来应付此案。

13自贬离京,人去政才能兴
他深深地测探到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想法。这一次在李彬一案上,刘基是大出风头、威名远扬,早已触发了朱元璋心底的深深猜忌。刘基审时度势,意识到自己必须及时抽身离职而去,让朱元璋接过手来在将来推行《大明律》的过程中树立起他“嫉贪如仇,爱民如子”的英主贤君的光辉形象!他相信,以朱元璋的刚明果毅、杀伐决断之材,只要谨遵《大明律》,就一定会开创出华夏历史上*为清廉的一代盛世!

14阳谋为上:德胜于智,义胜于谋
刘基也是悠悠一叹,道:“你既然已懂得了‘德胜于智,义胜于谋’这个道理,也确是难得了。许多谋略之士,沾沾自喜于自己如蜂蜇人、如犬吠日般的微末智谋,虽一时侥幸成功,却终不能功德圆满,其弊正在于此!还望姚公子日后念念以济世安民为本,若逢治乱之机,一展鸿图,镇奸辅国!”

15尾声

后记:深入浅出写春秋,丹青描来照汗青(创作谈)

附录1 刘伯温生平

附录2 《烧饼歌》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浩白,重庆作家,新一代非虚构历史小说青年领军人物,贯通文史哲,师学二月河,行文浩气磅礴,著有《抗日援朝1592》(上下)、《司马懿吃三国》(1-5)等历史畅销小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