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532414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115324146 ; 978-7-115-32414-6

本书特色

提供课件、教案、教学影像等配套资料
民族艺术作品比例较高,涉及部分近年艺术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八章,包括绪论、本质论、发展论、门类论、主体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内容和结构上从始至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积极吸纳国内外*新研究成果;注重理论的科学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体系的完整性和层次的条理性、门类的丰富性和范例的趣味性、语言的通俗性和文字的生动性。   本书提供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参考答案等配套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使用,也可供各行业艺术爱好者阅读。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 1
**节 艺术内涵界定 1
一、艺术是高超技巧的结晶 1
二、艺术是一种情感的凝定 2
三、艺术是有规则的形式系统 2
四、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化表达 3
第二节 艺术存在缘由 4
一、艺术——实现人类表达多种情感需要的满足 4
二、艺术——实现人类对现实缺乏的想象性满足 5
第三节 艺术功能透视 6
一、审美认识功能 7
二、审美教育功能 9
三、审美娱乐功能 11
四、美化生活功能 12
五、社会组织功能 13
六、艺术功能发挥的条件 14
第四节 艺术教育之见 15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15
二、艺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6
三、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16
知识巩固 17
学以致用 18
名品推荐 21

第二章 本质论 22
**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22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22
二、艺术是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24
三、艺术与社会生活 30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32
一、艺术认识世界的方式 32
二、艺术形象特点 34
三、艺术真实性 38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42
一、艺术美与现实美 42
二、审美本质探寻 45
三、艺术审美特征 48
知识巩固 53
学以致用 54
名品推荐 56

第三章 历史论 57
**节 艺术起源 57
一、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 57
二、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61
第二节 艺术发展 61
一、艺术发展的形态流变 61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65
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69
四、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 73
知识巩固 78
学以致用 79
名品推荐 81

第四章 门类论 83
**节 艺术门类演变与划分 83
一、艺术门类演变 83
二、艺术门类划分 84
第二节 美术 85
一、绘画 85
二、雕塑 88
三、书法 90
四、建筑 94
五、摄影 98
第三节 音乐舞蹈 101
一、音乐 101
二、舞蹈 104
第四节 文学 106
一、诗歌 107
二、散文 107
三、小说 107
四、戏剧和影视文学 108
五、文学艺术特征 109
第五节 戏剧影视 109
一、戏剧 109
二、戏曲 110
三、电影 112
四、电视 115
第六节 其他艺术形式 116
一、曲艺 116
二、杂技 117
第七节 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 118
一、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 119
二、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 119
三、艺术门类之间联系的方式 122
四、艺术门类之间联系的有限性 122
知识巩固 123
学以致用 124
名品推荐 126

第五章 主体论 128
**节 艺术家与创作主体 128
一、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 128
二、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意识 129
第二节 艺术家与艺术创造 130
一、艺术创造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130
二、艺术家的创造意识 132
第三节 艺术家与艺术创作条件 134
一、深厚的艺术修养 135
二、精湛的专业技能 135
三、广泛的其他修养 136
第四节 艺术家与创作心理特征 138
一、艺术家的情感 138
二、艺术家的想象 139
三、艺术家的灵感 140
四、艺术家的直觉 142
五、艺术家的感知 142
六、艺术家的理性 143
第五节 艺术家的价值和地位 143
一、艺术家的价值 143
二、艺术家的地位 144
知识巩固 144
学以致用 145
名品推荐 147

第六章 创作论 148
**节 艺术创作基本特点 148
一、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活动 148
二、艺术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 150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153
一、艺术创作过程实质 153
二、艺术创作过程环节 155
三、艺术创作过程整体性 161
第三节 艺术创作方法 162
一、现实主义 162
二、浪漫主义 164
知识巩固 167
学以致用 168
名品推荐 170

第七章 作品论 171
**节 艺术作品构成 171
一、艺术作品内容及与形式的关系 171
二、艺术作品形式及与内容的关系 174
三、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体 178
第二节 艺术作品至境 179
一、典型 179
二、意境 182
第三节 艺术风格 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 185
一、艺术风格 185
二、艺术流派 189
三、艺术思潮 190
知识巩固 191
学以致用 192
名品推荐 194

第八章 接受论 195
**节 艺术传播 195
一、艺术传播历史 195
二、艺术传播要素 196
三、艺术传播方式 197
第二节 艺术鉴赏 197
一、艺术鉴赏性质 197
二、艺术鉴赏特点 198
三、艺术鉴赏过程 200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 206
五、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的途径 207
第三节 艺术批评 209
一、艺术批评历史 209
二、艺术批评方法 210
三、艺术批评作用 212
知识巩固 214
学以致用 215
名品推荐 216

主要参考文献 219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21
展开全部

节选

提供课件、教案、教学影像等配套资料民族艺术作品比例较高,涉及部分近年艺术作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