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1248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9
- 出版时间:2013-07-01
- 条形码:9787516124802 ; 978-7-5161-2480-2
本书特色
《乡村社会纠纷处理过程的叙事与反思》(作者张丽琴)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相互促进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得到武汉理工大学创新基金研究项目:《回归法制:完善农村社会维稳机制的对策研究》的资助。本书从当前农村社会的稳定形势变化、乡村治理者在不同场合中的维稳方式、基层维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基础维稳的真实面相,认为在维稳研究中,无论是治理者的维稳思维、维稳方式、维稳心态,还是维稳工作中的干群关系等,都应该置身于现实环境中考虑。当前我国乡村维稳也未能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其他重要方面衔接起来。为此,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对乡村维稳机制进行完善。
内容简介
《乡村社会纠纷处理过程的叙事与反思》以作者近六年的实证调查为基础,考察基层干部处理矛盾冲突的方式和技巧,剖析乡村维稳机制的运作过程,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乡村纠纷处理机制和维稳过程作出更加理性、客观的描述,并对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反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内外环境变化以及涉农制度调整,我国乡村社会普遍进入矛盾凸显期。在和谐成为发展主题、稳定重于一切的时代背景下,及时平息辖区内的各种矛盾纠纷成为了基层治理中的头等大事。
目录
序言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综述
二研究视角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
四本书框架与主要内容
**章宏观视角下农村社会不稳定的表现
一村民自治的运作存在实质性问题
二乡镇政府在转型中出现不确定因素
三农民观念正逐步发生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乡村维稳的责任、对象与方式
一 “综治”与“维稳”
二乡村维稳的责任
三乡村维稳的对象
四乡村维稳的方式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村级纠纷调解机制的运作
一维稳中的村级调解机制
二板橡树村的纠纷调处记录
三纠纷调处的整体情况
四纠纷调处的具体过程
五纠纷调解的依据和方法
六村级调解机制的价值与局限
七本章小结
第四章乡级纠纷调解机制的运作
一乡级调解的功能与技巧
二灯笼镇司法所的概况
三纠纷调解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四 乡级纠纷调解中的维稳逻辑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非常时期的维稳
一维稳的非常时期
二非常时期维稳的差异比较
三非常时期维稳的“人墙”模式
四非常时期维稳与维权的逆向互动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重大纠纷中的维稳
一重大纠纷维稳的应急预案
二医患纠纷的背景说明
三医患纠纷的发生和调解过程
四对“权力维稳”的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维稳工作管理制度
二维稳责任状
三定性与定量考核
四维稳竞赛
五本章小结
结语乡村纠纷处理及维稳的谬误与进路
一乡村维稳的真实面相
二乡村维稳的若干谬误
三乡村维稳的优化进路
四有待探讨的三个问题
附录:重要会议或活动期间的维稳工作安排
以十八大召开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张丽琴,广东珠海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研究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系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法制建设以及乡村治理,近年集中关注基层纠纷处理机制的运作和农村社会维稳问题。已公开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个人专著1部,合著多部。主持国家和部级课题各1项、省级课题3项,参与重大课题多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