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包邮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

¥50.0 (7.4折) ?
1星价 ¥50.0
2星价¥50.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277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5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14127737 ; 978-7-5141-2773-7

本书特色

张兰霞、赵咏梅编著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简要综述之后,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搭建并验证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依据该框架,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得出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特征和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履责动力不足的结论;基于此,在简要界定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十大动力要素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从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对该动力机制模型的运行和调控进行了探讨;鉴于企业履责的阶段性特征,在明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所处发展阶段之后,提出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实现的总体构想和具体措施;*后先后开发出了基于灰关联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

内容简介

  搭建并验证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管理学的角度,依据社会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搭建一个分析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由显性企业社会责任和隐性企业社会责任两部分构成。其中,我国劳动关系层面显性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总结归纳出来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底线,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管理、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会组建与劳动维权6个维度;我国劳动关系层面隐性企业社会责任则是依据sa8000、csc9000t、hm3000等相关认证标准、当前我国员工的心理契约之组织责任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优秀企业履行劳动关系层面社会责任的实践等建立起来的,虽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但对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及忠诚度、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大有帮助,主要包括待遇改进、职业发展、工作支持和和谐氛围4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较为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验证,验证的结果令人满意,这就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主要研究方法
  1.4主要观点与创新
第2章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文献综述
  2.1企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
  2.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2.3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2.4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标准
  2.5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2.6企业社会责任的效应
  2.7简要评价
第3章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框架
  3.1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3.2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
  3.3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契约性质
  3.4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4章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分析框架的验证
  4.1初始问卷的设计
 4.2小样本预测试
 4.3信度检验
 4.4效度检验
 4.5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的验证结果
第5章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的
 调查与分析
 5.1  调查目的
 5.2调查方法
 5.3调查内容
 5.4调查对象
 5.5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6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
 5.7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基本特征
 5.8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简要分析
第6章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6.1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的界定
 6.2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要素的构成
 6.3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的来源
 6.4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模型的构建
 6.5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的运行与调控
第7章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的实现途径
 7.1  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所处发展阶段的认定
 7.2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实现的总体构想
 7.3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实现的具体措施
第8章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灰关联评价
  8.1灰关联评价的基本原理
第9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评
第10章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张兰霞、赵咏梅编著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对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简要综述之后,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搭建并验证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依据该框架,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得出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特征和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履责动力不足的结论;基于此,在简要界定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十大动力要素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模型,并从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对该动力机制模型的运行和调控进行了探讨;鉴于企业履责的阶段性特征,在明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所处发展阶段之后,提出了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实现的总体构想和具体措施;*后先后开发出了基于灰关联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劳动关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

作者简介

    张兰霞,女,l963年4月生,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加拿大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管理评论、管理学报、东北大学学报、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等期刊的审稿人,辽宁省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小企业咨询专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委员会第l2届、l3届和l4届委员,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东北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主要围绕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管理沟通、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做了大量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沈阳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以及企业项目等4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先后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励、辽宁省企业管理进步成果一等奖励、沈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励,并被授予东北大学教学名师、东北大学MBA优秀教师、东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东北大学三八红旗手以及沈阳市优秀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沈阳市优秀社员和优秀社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