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控制.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

包邮家族控制.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

1星价 ¥17.5 (7.0折)
2星价¥17.5 定价¥2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373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81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14137330 ; 978-7-5141-3733-0

本书特色

苏启林编著的《家族控制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选取2011~2012年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IPO的有私募股权投资介入的214家和无股权投资介入的160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在国内公司治理水平不高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对家族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的介入,通常采取“软监督”而不是“硬监督”,PE倾向于通过与控制性家族合作来实现其改善公司治理的目的,这种合作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民营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两个层面上构建了私募股权投资参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个层面是构建了私募股权投资通过所有权、控制权和经营权三个维度,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形成的双重代理冲突如何影响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模型;第二个层面是构建数理模型研究私募股权投资的介入对民营企业治理的影响机制,私募股权投资对民营企业的介入,一方面能够缓解所有权层面的代理冲突;另一方面将降低经营权层面的代理成本。     本书选取2011~2012年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ip0的有私募股权投资介入的214家和无股权投资介入的160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在国内公司治理水平不高以及监管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对家族控制的民营上市公司的介入,通常采取“软监督”而不是“硬监督”,pe倾向于通过与控制性家族合作来实现其改善公司治理的目的,这种合作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民营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从而提升企业价值。

目录


1导言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三个主要阶段
    1.1.2上市家族控制基本特征
    1.1.3私募股权投资与公司治理参与
    1.1.4本研究选题意义
 1.2研究内容
    1.2.1概念模型构建
    1.2.2数理模型构建
    1.2.3实证研究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3.2技术路线
  1.4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3 理论框架构建
4 pe对民营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影响
5 pe对民营企业控制权与经营权分享的影响
6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家族控制、私募股权投资介入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