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与《周易》

包邮苏轼与《周易》

1星价 ¥27.2 (7.8折)
2星价¥27.2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11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13-08-01
  • 条形码:9787516131121 ; 978-7-5161-3112-1

本书特色

  《苏轼与<周易>》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苏轼与《周易》之间的关系为对象,专门探讨《周易》哲学对苏轼处世态度和文艺思想的影响,试图挖掘出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千古独步的文艺成就的哲学根据和思想根源。尤其是从“变易”、“不易”、“贞”观、“时”观、“阴阳”观、“乾”德、“谦”德等角度论述《周易》哲学对苏轼处世态度的影响,对于当代人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何应对困境、如何*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苏轼与周易》由徐建芳所著,《苏轼与周易》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苏轼与《周易》之间的关系为对象,专门探讨《周易》哲学对苏轼处世态度和文艺思想的影响.试图挖掘出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千古独步的文艺成就的哲学根据和思想根源。尤其是从“变易”、“不易”、“贞”观、“时”观、“阴阳”观、“乾”德、“谦”德等角度论述《周易》哲学对苏轼处世态度的影响,对于当代人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何应对困境、如何*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目录

绪论 

**章 苏轼研治《周易》的机缘 

 **节 宋代学术氛围的影响 

 第二节 蜀地文化传统的熏陶 

 第三节 父亲的撰著遗愿 

 第四节 自身解脱忧患的需要 

第二章 《周易》在苏轼治学中的地位 

 **节 苏轼对《周易》的研治 

 第二节 苏轼对《周易》的评价 

 第三节 苏轼对《周易》的引用 

 第四节 苏轼对《东坡易传》的重视 

第三章 《周易》与苏轼的处世态度 

 **节 《周易》“变易”思想与苏轼 

 第二节 《周易》“不易”思想与苏轼 

 第三节 《周易>“时”观与苏轼 

 第四节 《周易)“阴阳”观与苏轼 

 第五节 《周易》“贞”观与苏轼 

 第六节 《周易》之“乾”与苏轼 

 第七节 《周易》之“谦”与苏轼 

第四章 《周易》与苏轼的作家修养论 

 **节 “立象以尽意”:“有道有艺”的文艺本体论 

 第二节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心正则笔正”的人品文品论 

 第三节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读书万卷始通神”的积学蓄德论 

第五章 《周易》与苏轼的文艺创作论 

 **节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有意于济世之用”的创作目的 

 第二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创新意识 

 第三节 “君子以虚受人”:“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的创作心态 

第六章 《周易》与苏轼的审美鉴赏论 

 **节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的韵外之致 

 第二节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端庄杂流丽,剐健含婀娜”的中和审美观 

 第三节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的兼容并包审美态度 

 第四节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只应天眼识天人”的鉴赏主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建芳,1976年出生于河南淅川县。1998年毕业于河南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该校博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与传统哲学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