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048688
  • 装帧:盒函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5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62048688 ; 978-7-5620-4868-8

本书特色

长孙无忌的《唐律疏议(精)》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义》、《故唐律疏义》,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亦为中国现存*古老、*完整,且*具影响力的封建刑事法典。 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新撰律十二卷,是为《水徽律》。后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中明法科考试也无统一的权威标准的情况,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历时一年,撰《律疏》三十卷,分十二篇,与《水徽律》合编一处,于永徽四年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称为《永徽律疏》。元代后,人们以疏文皆以[议律]字始,故又称为《唐律疏议》。

内容简介

长孙无忌的《唐律疏议(精)》按照唐律十二篇的顺序,对五0二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了注解,并以问答的形式,辨异析疑。编撰者还根据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以来的封建法律理论,对于律文的内容叙述其源流,对其含义加以发挥,对不完备的地方加以补充,使唐律的内容详实丰富。因为本书是官方编写又由皇帝命令颁行全国,所以具有极大的很好不错性,此后唐代官吏审理案件均以它作为标准。因此,本书的实践结果远远超过了原来的编撰目的,它不仅仅是唐律的注释书,还是与律并行的唐代国家法典之一。因为本书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准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所以其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优选水平。
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优选成就,《唐律疏议(精)》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立法目前占有很为重要的地位,是当代学者研究唐代法律、阶级关系、等级关系以及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堪称【稀世之宝】。

目录

卷**
名例一
笞刑五
杖刑五
徒刑五
流刑三
死刑二
十惡
八議
卷第二
名例二
卷第三
名例三
卷第四
名例四
卷第五
名例五
卷第六
名例六
卷第七
名例七
卷第八
名例八
……
卷第三十
斷獄下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