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创作与叙事-越战老兵奥布莱恩20世纪90年代后作品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135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3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16113592 ; 978-7-5161-1359-2
本书特色
《创伤与叙事(越战老兵奥布莱恩20世纪90年代后作品研究)》选择梯姆奥布莱恩的作品为研究客体,在国外批评界新近研究的基础上,以修辞叙事学理论为框架,在兼顾其前期作品的情况下,着重对他九十年代以来的叙事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重新解读。本研究关注不同文本中隐含作者、文本策略和读者判断这三者之间的动态性交流,并结合作家本人的创伤化经历,揭示出这些作品在性别、种族、暴力和爱情婚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作家本人创伤化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体现的作家深切的道德、现实关怀。本书由柳晓著。
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梯姆奥布莱恩因其越战老兵身份在美国文坛发出了独特的声音。他在记录越战经历的同时,也展现了一种历史的关怀和文化的深度,被批评界誉为“美国的康拉德”。《创伤与叙事(越战老兵奥布莱恩20世纪90年代后作品研究)》以大量的原文文献为依据,基于国外新近的相关研究,将修辞叙事批评与创伤理论相结合,在兼顾其前期作品的情况下,着重对奥布莱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进行重新阐释与解读,揭示出这些作品在性别、种族、暴力和爱情婚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作家本人创伤化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体现的作家深切的道德和现实关怀。《创伤与叙事(越战老兵奥布莱恩20世纪90年代后作品研究)》对我国读者了解美国越战后文化和社会精神状态很有帮助,具有较强的认识作用和社会意义。本书由柳晓著。
目录
**章 修辞叙事批评与奥布莱恩的越战叙事
**节 修辞叙事学基本理论和修辞阅读原则
第二节 创伤理论的兴起与创伤小说的创作
第三节 奥布莱恩的创伤叙事与越战经历
第二章 人物叙述中的创伤化与性别、种族话语:《他们携带之物品》(1990)
**节 越战创伤与人物叙述者的创伤化讲述
第二节 叙述交流情境中的性别话语
第三节 叙述交流情境中的种族话语
第三章 人物叙述中的个人创伤、民族暴力与暴力呈现:《林中之湖》(1994)
**节 人物叙述中的创伤化人物:约翰韦德
第二节 一个文本,两重叙事,多重目的
第三节 创伤叙事中的暴力呈现与读者判断
第四章 人物叙述中的创伤恢复、讲述目的和伦理判断:《恋爱中的汤姆卡特》(1998)
**节 人物叙述者与作者的创伤与恢复
第二节 可靠/不可靠叙述、多重讲述与隐含作者的讲述目的
第三节 叙述者话语中的女性与读者的伦理判断
第五章 走出个人创伤的叙述:《七月,七月》(2002)
**节 客观、冷静的全知叙述模式与集体创伤的讲述
第二节 叙述距离、多重聚焦与隐含作者的讲述目的
第三节 叙述的力量和集体创伤的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创伤后紧张应急综合症诊断标准
appendix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l
后记
作者简介
柳晓,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叙事理论与批评、小说文体学和美国战争文学。近几年来在外语类核心期刊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合著部。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