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41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1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16124109 ; 978-7-5161-2410-9
本书特色
《学术与信仰:宗教史家陈恒研究》作者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时,他还注意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并采用了两百种以上的有关资料,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在国内外史学界获得高度评价。
内容简介
《学术与信仰:宗教史家陈恒研究》作者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时,他还注意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并采用了两百种以上的有关资料,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在国内外史学界获得高度评价。
目录
序
绪论
**节 写作缘由与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进路与资料说明
上篇 基督教信仰与实践
**章 陈垣基督教信仰考
**节 三条确证资料
第二节 陈垣的信仰表达
第三节 开放、批判的圣经观
第四节 基督徒身份的隐匿
第二章 陈垣与中国基督新教本色化
**节 参与缸瓦市教会的自立运动
第二节 参与中国教会改造与本色化的讨论
第三章 陈垣与中国天主教本色化
**节 与天主教的早期来往
第二节 与马相伯、英敛之的忘年交谊
第三节 对天主教本色化事业的间接参与
第四节 对天主教本色化事业的直接参与
第五节 与天主教会关系小结
第四章 从交游网络比较陈垣与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之疏密
**节 陈垣人际网络概述
第二节 陈垣与基督宗教圈
第三节 边缘与核心的悖论:四阶段比较
中篇 宗教研究与文化关怀
第五章 基督教本色化观:陈垣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节 基督教史:陈垣宗教研究之开端
第二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基督教本色化观点
第六章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陈垣的外来宗教研究与中华文化观
**节 外来古教:陈垣宗教研究的扩展
第二节 三方面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第三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中华文化观
第七章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从佛、道研究分析陈垣的民族文化观
**节 佛教与道教:陈垣宗教研究的转向
第二节 转向的原因
第三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民族文化观
下篇 宗教研究的现代学术追寻
第八章 陈垣的信仰与基督宗教研究
**节 重视研究的客观性
第二节 从教内到教外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视角上的现代转变
第三节 从神学到宗教史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方法上的现代转变
第四节 与宗教现象学比较
第九章 陈垣的信仰与外来古教研究
**节 平等的研究态度
第二节 从差等到平等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态度上的现代转变
第三节 与宗教现象学比较
第十章 陈垣的信仰与佛教、道教研究
**节 对佛教、道教的开放态度
第二节 悬置判断和尊重、不否定的态度
第三节 与宗教现象学在方向、目的上的比较
第十一章 中西学术竞争与现代学术追寻
**节 “把汉学中心夺回北京”:历史学者的使命与策略
第二节 史学的现代性追求:工具书的编纂和历史 文献学的“结账”实践
第三节 宗教专题史的现代自觉
第四节 以“汉文史料”争胜:陈垣对外语和学习西方的态度
第五节 学习人类学、民俗学之蛛丝马迹
第十二章 结语
附录一 陈垣生平简表
附录二 三重视野:清末陈垣医学文章 绪论
附录三 陈垣:《辅仁大学欢迎田枢机大会致词》
参考资料与书目
索引
后记
绪论
**节 写作缘由与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进路与资料说明
上篇 基督教信仰与实践
**章 陈垣基督教信仰考
**节 三条确证资料
第二节 陈垣的信仰表达
第三节 开放、批判的圣经观
第四节 基督徒身份的隐匿
第二章 陈垣与中国基督新教本色化
**节 参与缸瓦市教会的自立运动
第二节 参与中国教会改造与本色化的讨论
第三章 陈垣与中国天主教本色化
**节 与天主教的早期来往
第二节 与马相伯、英敛之的忘年交谊
第三节 对天主教本色化事业的间接参与
第四节 对天主教本色化事业的直接参与
第五节 与天主教会关系小结
第四章 从交游网络比较陈垣与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之疏密
**节 陈垣人际网络概述
第二节 陈垣与基督宗教圈
第三节 边缘与核心的悖论:四阶段比较
中篇 宗教研究与文化关怀
第五章 基督教本色化观:陈垣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节 基督教史:陈垣宗教研究之开端
第二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基督教本色化观点
第六章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陈垣的外来宗教研究与中华文化观
**节 外来古教:陈垣宗教研究的扩展
第二节 三方面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第三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中华文化观
第七章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从佛、道研究分析陈垣的民族文化观
**节 佛教与道教:陈垣宗教研究的转向
第二节 转向的原因
第三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民族文化观
下篇 宗教研究的现代学术追寻
第八章 陈垣的信仰与基督宗教研究
**节 重视研究的客观性
第二节 从教内到教外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视角上的现代转变
第三节 从神学到宗教史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方法上的现代转变
第四节 与宗教现象学比较
第九章 陈垣的信仰与外来古教研究
**节 平等的研究态度
第二节 从差等到平等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态度上的现代转变
第三节 与宗教现象学比较
第十章 陈垣的信仰与佛教、道教研究
**节 对佛教、道教的开放态度
第二节 悬置判断和尊重、不否定的态度
第三节 与宗教现象学在方向、目的上的比较
第十一章 中西学术竞争与现代学术追寻
**节 “把汉学中心夺回北京”:历史学者的使命与策略
第二节 史学的现代性追求:工具书的编纂和历史 文献学的“结账”实践
第三节 宗教专题史的现代自觉
第四节 以“汉文史料”争胜:陈垣对外语和学习西方的态度
第五节 学习人类学、民俗学之蛛丝马迹
第十二章 结语
附录一 陈垣生平简表
附录二 三重视野:清末陈垣医学文章 绪论
附录三 陈垣:《辅仁大学欢迎田枢机大会致词》
参考资料与书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贤 1978年生,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取得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曾于20092010年度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主要研究中国基督教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在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世界宗教研究》、《史林》、《史学月刊》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大宋宰相王安石
¥22.6¥55.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1823.2-1901.11-李鸿章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20.2¥4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7¥28.0 -
曹操传
¥24.8¥59.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19.9¥59.0 -
洪业传
¥16.1¥42.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0.6¥30.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赶潮的人-蒋梦麟传
¥24.8¥70.0 -
重逢(最后的对话3)(精)
¥23.4¥59.0 -
执着的探索者:达尔文
¥8.6¥36.0 -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6.4¥48.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蒋经国初登政坛
¥15.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