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成都教育发展报告-统筹城乡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包邮2013-成都教育发展报告-统筹城乡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1星价 ¥13.6 (5.5折)
2星价¥13.6 定价¥24.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3899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040389982 ; 978-7-04-038998-2

本书特色

《成都教育发展报告(2013)——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作者成都教育发展报告编写组)以第三方视角,对2012年成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社会关注的热难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呈现了成都以系统思维、整体意识、联系观点来设计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举措及做法,展示了成都以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系统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线图,揭示了成都以“综合”二字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点,取得的显著成效与经验。

内容简介

  2012年是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阶段的总结年,也是第二阶段的开局年。《成都教育蓝皮书·成都教育发展报告(2013):统筹城乡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聚焦2012年试验区建设,重点介绍了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理论成果、改革举措、实践成效、热点话题。  全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六个一体化”成都模式足成都市教育改革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结晶;“圈层融合”是教育一体化的丰富和发展;“县管校用”足成都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之举;“标化提升”是成都实现城乡巾小学城乡均衡发展重大工程;成都教育热点透视选取了“国际化”、“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三个群众关心的话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教育热点的普遍现象、内在规律,并提出了具体举措和建议。  《成都教育蓝皮书·成都教育发展报告(2013):统筹城乡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囊括了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来的标志性事件、核心理念、实践举措,为全田各省市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也为成都市教商行政部门的决策者提供了决策参考。

目录

2012试验区聚焦
试验区建设形成的“六个一体化”成都模式剖析
一、成都模式产生的背景
二、成都模式的系统构成
三、成都模式的价值体现
四、成都模式带来的成效
五、成都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六、发展展望
附: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阶段报告

2012教育综合改革
“圈层融合”——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丰富和发展
一、区县合作:成都市促进教育“圈层融合”的模式架构
二、教育公平:成都市促进教育“圈层融合”的基本理念
三、城乡互动:成都市促进教育“圈层融合”的本质特征
四、市级统筹、以县为主:成都市促进教育“圈层融合”的实施策略
五、综合创新:成都市促进教育“圈层融合”的价值意义
六、深化成都教育“圈层融合”的建议
“县管校用”——成都市推进教师管理体制变革的创新之举
一、“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教育的时代呼唤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内容核心:科学设计“管”和“用”的职能分工
三、“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推进策略:试点先行、市域统筹、区域推进
四、“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实施成效及价值分析:促进教师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标化提升——成都市城乡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重大工程
一、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背景介绍
二、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具体内容
三、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实施要点
四、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成效与价值
五、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的展望
职教立法——成都教育立法实现零的突破
一、成都教育立法是教育治理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教育立法成为成都教育立法的突破口
三、《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的特色
四、成都教育立法的启示

2012热点透视
成都教育国际化热透视
一、教育国际化成为“热点词汇”的因素分析
二、教育国际化是成都教育发展的“正能量
三、成都市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策略
四、2012年成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进展
五、成都推进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六、深入推进成都市教育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把脉“入园难”、“入园贵
一、入园难不难?入园贵不贵?
二、大力推进公益性幼儿园:成都市学前教育的“破冰”行动
三、“破冰行动”中的困惑
四、成都学前教育的展望和建议
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审视
一、成都市集中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的背景
二、成都市集中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的主要做法
三、成都市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仍然面临巨大压力
四、成都市进一步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的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一:2012年度成都教育事业发展报告
附录二:2012年度成都市区(市)县教育投入情况监测公告
附录三:成都市区(市)县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报告(2012)
附录四: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大事记(2009-2012年)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A近郊和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大了教研经费投入,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了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对各区(市)县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程度、城乡学校校际均衡发展程度等进行量化监测评估,并以监测评估为导向,制定有效措施,缩小教育质量的校际、区域和城乡差距。  依据“全域化规划”策略,成都市以“全域成都”理念,为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并先后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施城乡教育规划的“全域覆盖”,着眼于实现全域成都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愿景,以教育发展规划为龙头,将城乡教育视作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统筹谋划和复合思考;二是实施城乡教育资源的“全域交流”,按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把城乡教育置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以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为重点,以“城乡教育经费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师资配置一体化”为途径,建立城乡教育互动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骨干、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彰显农村教育的乡村特色,实现教育资源的城乡流动、共享和相互促进;三是实施城乡教育管理体制的“全域统一”,成都市将建设规范化体制机制作为改革追求的目标,将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完善“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着力推进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标准化建设;四是实施城乡教育发展成果的“全域共享”,成都市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个大局,以促进城乡教育“全域共享”为目的,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通过实行无差别的城乡教育政策,实行城乡共享的无差别标准。均等地向成都市辖区所有居民提供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让优质教育资源等在城乡之间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全方位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增强可持续动力,不仅提升了统筹城乡教育的品质,更让全民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  依据“标准化建设”策略,先后通过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现了硬件的标准化。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