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比较文学中国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17181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8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11718150 ; 978-7-5117-1815-0
本书特色
《比较文学中国化》是徐扬尚几近三十年坚持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成果。 《比较文学中国化》旨在以西方学说的“中国化 ”为立足点,以“‘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是’辨析”为切入点,开展中西比较文学话语转换,赋予由拼音文字书写。生成于西方文化语境,贯彻西方文化话语的西方比较文学理论以中国文化话语机制,由此建构由意音文字汉字书写,立足中国文化语境,贯彻中国文化话语。由研究对象“四际文学关系 ”、研究方法“会通研究”、学科属性“文学性与会通性”、学科特性“无用之用”、学科话语“一元暨多元主义”等构成的外体系而内谱系的中国化比较文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论”。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中国化》是徐扬尚几近三十年坚持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成果。 《比较文学中国化》给学界的启发有三,或说回答了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我们拿中国文化的什么东西去化西方学说?或说拿中国文化的什么东西同西方学说相结合?二是西方学说中国化的方法路径何在?或说如何实现西方学说同中国文化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实践相结合?三是西方学说中国化的结果如何?
目录
**章 西方比较文学的“中国化”中国比较文学的当然选择
**节 “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的前世今生
一、作为“过去时”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二、作为“现在时”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三、作为学界共识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能指与所指
一、“比较文学中国化”命题的误解及其根源
二、“中国化”、“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能指与所指
三、“西方比较文学中国化”的所指与能指
第三节 为何要提“比较文学中国化”?
一、跨越与会通异质文化话语模式转换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文化两次转型与外求的历史要求
三、中国文化第三次转型与外求的现实要求
第四节 如何实现“比较文学中国化”?
一、港台比较文学中国化运动与中国派建设的启示
二、从汉宋佛教与明清基督教中国化到近现代中西文化会通的启示
三、三项原与特征、四个步骤与要求、条件
第二章 外体系内谱系的比较文学“三论”贯彻中国文化话语的理论建构
**节 会通中西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三论”谱系
一、中西文化理论建构的谱系性与体系性
二、体系性和谱系性相反相承的比较文学“三论”
三、汉语语境下比较文学“三论”谱系的无用之用
第二节 中国化比较文学“三论”谱系的基本内容
一、本体论:学科定义、研究对象、方向目的、学科属性、可比性
二、认识论:学科话语、学科特性、理论建构切入点与立足点
三、方法论:三段论、三体系、会通研究
第三节 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学科定义与学科谱系
一、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二、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学科谱系
上编 比较文学本体论
**章 “四际文学关系”会通研究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义
**节 三种态度、三个阶段、三种立场
一、三种态度
二、三个阶段、三种立场
第二节 国际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一、欧洲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二、美国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一、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定义
二、中国化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第四节 中国化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基本构成
……
第二章 另类异质的“四际文学关系”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文学研究的“第四只眼”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目的、属性、可比性
中编 比较文学认识论
**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暨多元主义”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话语
第二章 一元暨多元主义的“无用之用”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
第三章 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是辨析中国化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切入点
下编 比较文学方法论
**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无定法,登岸舍筏中国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三段论”
第二章 传受研究、比类研究、跨文明研究体系中国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创新之基础
第三章 中国文化传统的“会通研究”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后记
作者简介
徐扬尚,博士、教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首任秘书长、现任理事。先后出版《比较文学中国化》(2014)、《中国文论的意象话语谱系》(2012)、《中西文化话语比较》(2012)、《明清经典小说重读》(2006)、《中国比较文学源流》(1998)、《(红楼梦)的精神分析与比较》(1996)等个人专著与教材10部;发表论文70余篇。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比较文论、比较文化;致力于中国文化话语研究以及贯彻中国文化话语的西方学说中国化研究。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