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合作效率的公司治理研究

包邮基于合作效率的公司治理研究

1星价 ¥14.6 (3.7折)
2星价¥14.6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2853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1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811285376 ; 978-7-81128-537-6

本书特色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更在于要素所有者相互合作能够创造出企业合作剩余,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护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是要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实现合作剩余的*大化。陈赤平编著的《基于合作效率的公司治理研究》从企业合作效率的视角,运用契约理论、博弈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等分析工具,并借助实证研究方法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对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对现实的企业改革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更在于要素所有者相互合作能够创造出企业合作剩余,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保护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是要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实现合作剩余的*大化。本书从企业合作效率的视角,运用契约理论、博弈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等分析工具,并借助实证研究方法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对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对现实的企业改革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篇  企业的分工协作与合作剩余
第二章  分工、协作与合作剩余的创造——马克思企业理论分析框架的一般化
  **节  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基本逻辑及其特殊性
  第二节  马克思企业理论分析框架一般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三节  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一般化分析框架
  第四节  马克思企业理论分析框架一般化的意义
第三章  企业合作剩余的分配与企业组织均衡
  **节  企业合作剩余的分配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合作博弈关系与企业组织均衡
  第三节  企业组织均衡的实现基础
第二篇  契约的性质与公司治理的契约内涵
第四章  契约的不完全性质及其影响
  **节  契约的分类及其不完全性质
  第二节  契约不完全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契约的不完全程度
  第四节  契约不完全的经济影响
第五章  企业的契约性质与治理的契约内涵
  **节  企业的契约性质
  第二节  契约的治理功能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契约内涵
第三篇  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第六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
  **节  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途径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统计描述和实证结果
  第四节  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对策思路
第七章  一般人力资本投资与剩余权利分享
  **节  一般人力资本与企业合作剩余
  第二节  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依据
  第三节  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途径
  第四节  一般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问题及建议
第八章  利益相关者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
  **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外部压力的界定
  第二节  外部压力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
  第三节  指标测量与数据
  第四节  实证检验
  第五节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篇  企业合作关系的制度分析
第九章  制度、信任与企业合作关系
  **节  制度的内涵及功能
  第二节  制度信任与企业合作关系
  第三节  社会规范对企业合作关系的影响
第十章  投资者和劳动者权益的制度保护
  **节  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差异性及其影响
  第二节  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三节  合作性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第四节  影响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原因及对策
第五篇  家族企业成长与家族企业治理
第十一章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与治理机制选择
  **节  家族企业成长中的社会资本治理
  第二节  制度治理与社会资本治理的有机结合:演进趋势
  第三节  家族主义信任与家族企业治理
  第四节  专业化分工与家族企业治理
  第五节  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
第十二章  家族企业网络化演进与企业集群治理
  **节  家族企业组织演进路径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家族企业网络化演进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企业集群的属性与集群租金的产生
  第四节  集群剩余与企业集群网络治理
  第五节  价值链剩余与企业集群价值链治理
  第六节  企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的构建
第六篇  知识的积累与知识型企业治理
第十三章  知识的积累与企业控制权的分配
  **节  知识的转移与知识的积累
  第二节  企业合作博弈关系的动态调整
  第三节  企业控制权的分散配置及其治理
第十四章  知识型企业的产生及其治理
  **节  企业制度的演进和知识型企业的产生
  第二节  知识型企业的特点及其合作博弈关系
  第三节  知识型企业的剩余分配与权利配置
  第四节  知识型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