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78367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07836769 ; 978-7-5078-3676-9
本书特色
孝是渗透、流动于中国社会风俗中*广泛的内容之一。本书从多个方面讲述了社会风俗中的种种孝文化。在衣食住行中的养亲风俗中,作者结合古人实例,重点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长辈。在孝与人生礼俗中,作者还分别就婚姻、生育等礼俗中反映的孝意识进行了叙述。在丧葬风俗中的孝中,分别就丧葬仪式中反映出的孝文化进行了论述。在孝与祭祖风俗中古人慎终追远的祭祖行为中包含了对先人的无限缅怀和孝敬。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较为全面介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通俗读物。它分别从孝与家国伦理、孝与社会风俗、孝与古代法律、孝与古代养老、孝与古代教育、孝与古代旌表制度、孝与古代选官制度和孝与古代丁忧制度八个方面论述了孝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通过作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发现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目录
一 养则致其乐
二 病则致其忧
三 居则致其敬
第二章 子到英年亲白头——孝与婚姻生老风俗
一 未知门户谁堪主——祈子、弃婴、过继
二 为了祖宗血脉的延续——不毁伤发肤
三 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过生日和祝寿
四 父母之命——儿女婚姻的圣旨
五 婚礼中的孝
六 孝的社会性外延——敬老尊长
第三章 生者恪守丧亲礼,死者倍感黄土暖——丧葬风俗中的孝
一 贵尽人间礼,慰藉逝者魂——丧亲巡礼
二 奔丧路上泪涌泉——讣告、奔丧、賻賵、谥号
三 让父母到另一个世界安居
第四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孝与祭祖风俗
一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泪涟涟不是尘——守制
二 清酒骍牡,享于祖考——祭祀
第五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风俗中的孝
一 天上人间来相会——与先代宗亲共团圆的春节
二 童叟拜扫欲断魂——清明节
三 佛、道孝节的重叠——中元节和盂兰盆节
四 十月一,送寒衣
第六章 信仰风俗中的孝
一 孝感天地——给孝披上神圣的灵光
二 孝亲胜念千声佛——佛教中的孝
三 中国神灵们的孝道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秦永洲,男,山东省莱州人,1952年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社会风俗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著有《中国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8年再版)、《山东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0)、《颜之推与颜氏家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主编《济南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齐鲁书社2008.08)、《山东的节庆活动》(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2)、《中华名门才俊·秦姓名门》(泰山出版社2005.5)。与张汉东合著《中国历代兴亡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03),与邓丽丽合著《中国历史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07),与李云泉合著《生肖狗》(齐鲁书社2005.09)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吴伟伟,女,山东新泰人,1980生,2007年6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山东协和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负责人、讲师,被聘为副教授。曾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课题1项,参与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参编《山东社会风俗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0)、《济南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齐鲁书社2008.08)。发表论文6篇,其中《关于民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获得山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成果《山东省高技能人才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茶经(黑白版)
¥18.4¥48.0 -
中国馔馐谭
¥13.6¥23.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寻味中国
¥19.0¥38.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6.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经典常谈
¥7.1¥14.8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9.5¥39.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