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23478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12347823 ; 978-7-5123-4782-3
本书特色
“标准化”被国内外企业界公认为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有效手段,是提升整体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打造百年老店的必由之路。 各个企业集团的管理实际不同,其管理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各有各的“打法”,很难有一套全面通用、放之四海皆准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原则、方法是相通的,它对所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指导作用。本书就是积极探索构建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并推动其高效运转的基本理念、原则与方法。
内容简介
《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转》分上下两篇,上篇重点探讨如何构建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出了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标准化管理模式、标准化组织机构设置、标准化管理内容、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制度标准)和建设目标(实现“五个标准化”); 下篇重点探讨如何推动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转,提出了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三个**条件(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以及构建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和培育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旨在帮助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了解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和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构建符合自身管理实际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显著提升。
目录
上篇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与建设目标3
(一)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企业集团有效管控的载体4
1.企业集团的产生—履行其“三大使命”4
2.真正的企业集团—必是强势集团5
3.企业集团有效管控的重要基础—标准化5
4.企业集团有效管控的载体—标准化管理体系6
(二)标准化: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佳秩序8
1.标准化的*直接体现—通用性、可复制8
2.标准化的根本目的—提高效率与效益8
3.标准化的*高境界—形成训练有素的文化9
(三)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五个标准化”10
1.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10
2.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内容—全面规范组织架构和管理业务10
(四)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推进“五个标准化”11
1.体系建设总体原则—统筹设计、逐步推进11
2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实现“五个标准化” 12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18
(一)企业集团管理模式优化的核心:理清“三个层次”19
1.**个层次—管理方式19
2.第二个层次—管理定位19
3.第三个层次—管理关系19
(二)选择管理方式:适合自己的是*佳的20
1.企业集团3种典型管理方式—集权与分权程度不同 20
2.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处理集权与分权关系20
(三)明确管理定位:确保纵横界面清晰21
1.明确各级单位管理定位—明晰纵向管理界面21
2.明确各业务单元管理定位—明晰横向管理界面22
(四)明确管理关系—确保管理有序到位 23
1.明确纵向管理关系—分层管理、逐级管控23
2.明确横向管理关系—相对独立、横向协同24
三设计权责明晰的组织机构29
(一)统一规范机构设置:注重组织运作效率30
1.组织结构类型比选—选择合适的类型30
2.把握3个原则—集约化、专业化、扁平化 33
3.组织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统筹设计、精简高效34
(二)统一明确岗位及其职责: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35
1.统一明确岗位及其职责—充分发挥“七个作用”35
2.岗位及其职责设计原则—权责利对等、相对独立、
专业化与综合性相结合36
3.岗位及职责设计方法—下行法为主、上行法为辅37
(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39
1.人力资源科学配置核心原则—人事相宜39
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实现“有序流动”41
3.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基于工作分析的动态优化42
四具体明确标准化的管理内容47
(一)标准化管理内容的实质:岗位职责具体化48
1.基本内容—说清楚“管什么”、“如何管”48
2.主要目的—将岗位职责细化落实到每项具体管理工作中48
(二)明确标准化管理内容的核心要求:全面、先进、简明54
1.可操作性—具体简明54
2.先进性—提练、复制和推广成功经验55
3.全面性—确保管理到位,避免漏洞与风险55
4.科学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55
(三)标准化管理内容的优化完善:“越简单越好”55
1.优化途径—在实践中动态改进55
2.优化原则—精练完善、提升效率56
五建立简单高效的管理流程60
(一)梳理完善管理流程目标—畅通管理“渠道”,提升
工作效率61
1.梳理完善管理流程“三个境界”—从规范到再造61
2.梳理完善管理流程的主要目的—优化、显性、标准化61
3.梳理完善管理流程的关键—实现纵横贯通、闭环反馈62
(二)管理流程梳理:剖析问题、找准成因62
1.问题归纳—四类常见问题62
2.问题分析—利用鱼骨图及5W3H分析法63
(三)管理流程完善方法:抓住主线、系统优化66
1.抓住主线—利用“犹太法则”选择关键管理流程66
2.系统优化—以关键流程为主线“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67
3.实践检验与持续改进—打造简单高效的管理流程68
六统一企业内部的制度标准78
(一)统筹做好制度标准的建设规划:建立架构、
统一原则、有序推进79
1.强化制度标准归口管理—实现实质性归口79
2.强化制度标准统一规划—建立制度标准体系框架81
3.强化制度标准协同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局面84
(二)稳妥推进制度标准的修订完善:由“不断制度”
向“不断精练”转变85
1.保持制度标准相对稳定—由“人管制度”向
“制度管人”转变85
2.提升制度标准修订完善水平—在“精练、有效”
上下功夫86
(三)全面强化制度标准的执行监督:执行监督比
设计更重要86
1.强化制度标准执行刚性—没有执行监督只会
“形同虚设”86
2.调度关注制度标准执行的有效性—无效的制度
标准不如废止87
下篇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转
七企业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条件93
(一)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体系运转的“推动引擎”94
1.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主要功能—企业有机运作与
自我调节的动力94
2.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96
(二)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体系运转的“支撑平台”98
1.传统意义的管理平台—管理者统一工作的平台98
2.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管理者协同高效工作的平台99
(三)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体系运转的“同心动力” 103
1.企业文化—以价值为核心的企业个性意识103
2.企业文化功能—推动企业发展的同心动力105
八经营决策机制112
(一)明确划分决策权限:实施分层管理113
1.企业经营决策的三个层次—战略决策、战术决策
业务决策113
2.企业集团内部分层经营决策机制—组织层次与
决策层次相对应113
(二)坚持科学决策程序:关注决策、更关注决策效果114
1.狭义的决策程序—只关注决策活动本身114
2.广义决策程序—全面关注决策由来、决策本身和
决策效果115
3.选择广义决策程序—强化决策的闭环管理116
(三)应用先进合理的决策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117
1.定量决策方法—依据决策环境可控程度选用117
2.定性决策方法—基于理性分析和民主集中120
3.科学决策方法—由定量而定性、由定性而定量121
九协同发展机制128
(一)企业集团内部战略协同机制:实现企业集团整体
利益*大化129
1. 战略协同机制—关注协同过程、更关注协同效应 129
2. 战略协同机会的识别—把握可能性、经济性、可操作性130
3. 战略协同机制的实现方式—整合、协作、共享 132
4. 战略协同机制的运作—推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全面实施133
(二)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发展机制:实现企业集团
社会综合效益*大化136
1. 推动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136
2. 推动企业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138
3. 推动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协调发展—实现互惠共赢 139
(三)企业与员工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139
1. 统一价值观—促进员工主动融入、激情奉献 140
2. 强化绩效激励—推动利益协同、全力驱动 140
3. 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141
十 激励约束机制 146
(一)激励与约束并行:以实际绩效为依据,以正向
激励与主146
1. 激励约束机制—“双轨”运行,推动整体绩效提升 146
2. 激励约束依据—单位及员工的实际绩效 147
(二)应用平稳计分卡:目标分解与绩效评价相对应148
1.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理念—战略协同、落实责任 148
2.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与管理目标相对应 150
(三)激励约束实现方式:综合利用多种有效方法152
1. 对员工实施有效激励约束—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152
2. 对各级单位实施有效激励约束—绩效工资总额兑现
和精神奖励 154
十一管理创新机制159
(一)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统筹推进、全员参与160
1. 管理创新的动力—内因与外因驱动 160
2. 管理创新特征—系统性、全员性、变革性 161
3. 充分发挥管理创新机制作用—有效集成群体智慧 162
(二)企业管理创新实施过程:剖析问题、全员参与164
1. 发现及确认不满与问题—确保创新工作的针对性 164
2. 规划并推进管理创新—确保创新工作有序开展 165
3. 开展试点实施与评价—确保创新成果的有效性 165
4. 推广实施与深化完善—提升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 166
(三)有效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抓住“六个关键点”167
1. 改进模式—重点改进创新主体的心智模式 167
2. 提升能力—提升创新主体的水平 167
3. 营造氛围—企业内部营造人人参与创新、
人人能够创新的良好氛围 167
4. 结合实际—管理创新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 168
5. 统一组织—做好管理创新的统一规划和统筹推进 168
6. 注重实效—管理创新要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 168
十二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173
(一)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前提:
管理标准化、技术成熟适用174
1. 管理基础—建成协同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174
2. 技术基础—具备适合企业选用的信息化技术 175
(二)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统筹规划、
有序建设、实用化应用175
1. 统筹规划—规划比建设更重要 175
2. 有序建设—建设质量比速度更重要 176
3. 实用化应用—有效性比先进性更重要 177
十三企业文化建设185
(一)企业文化建设原则:以人为本、传承积淀
凸显个性186
1. 强化以人为中心—先人后事 186
2. 表里一致,有实质性内容—切忌形式主义 187
3. 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其中、汲取力量 188
4. 注重个异性—凸显个性特色、形成竞争优势 188
(二)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189
1. 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构建—正确处理社会、企业
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190
2. 企业形象的塑造—表层形象与深层形象“两手抓” 191
3. 企业制度规范建设—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192
4. 企业文化传播—以实际行动生动传播,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193
参考文献200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8.3¥27.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79.7¥139.9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9.0¥65.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影响力3
¥36.4¥68.0 -
逆势突围
¥25.5¥68.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设计的力量
¥15.7¥42.0 -
情境销售
¥14.5¥45.0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36.3¥98.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
¥16.7¥58.0 -
促销
¥19.8¥69.8 -
极简博弈论
¥18.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