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
读者评分
5分

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

1星价 ¥13.0 (3.7折)
2星价¥13.0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201***(二星用户)

不错不错,这本书已经出版新版了,但是这个老版的性价比更高

不错不错,这本书已经出版新版了,但是这个老版的性价比更高

2019-09-03 14:32:0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3064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47306468 ; 978-7-5473-0646-8

本书特色

  莫里斯旅行文学中的代表作之一,从早期殖民地的创立写到当代的城市风貌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但其绝非一部简单的“游记”,莫里斯对城市历史、风物、胜迹的细致描写是研究型、历史型的,她对笔下的许多地方都做过历史方面的考察,一艘船、一根柱子、一座雕塑、一幢建筑,甚至石头上刻着的几个字母,都有可追溯的来历和故事。

内容简介

喜欢旅行文学,一定不能错过莫里斯。这位经历传奇的伟大作家,以其一贯优雅、深沉又时而有些刻薄的笔调,将这座大英帝国的殖民城市细细解剖。就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而言,悉尼诞生于帝国主义殖民时期,从无到有,是一个缩影和典型。莫里斯带领我们在时空和思维中穿梭游走,向我们展示出,这座在王朝落幕之后依然在历史海岸上熠熠生辉的城市,那兼具狂野与落寞的本质。   作家林达:   莫里斯笔下的悉尼是一幅人类历史全景图。你可以看到一个野蛮趋向文明的自然走势,收获了成熟睿智,也失去了野性的生猛鲜活。   《泰晤士报》玛莎 邓斯坦:   悉尼当为此感到荣幸。一位伟大的肖像画家选择其作为*近的写作主题,她笔触下的画面并不是一张起源卑微、简单美观的明信片,而是展现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复杂特性……几乎没有几个悉尼人对自己城市的历史与轶事的了解比得上她。

目录

开篇掠影

我写了一系列的书来纪念维多利亚王朝的盛衰,在对英国*后的殖民地香港的研究中为它写下一曲挽歌。我想以一本书结束我的帝国情结,这本书所展现的东西,在帝国退潮后还遗留在历史的海岸,壮观、知名,并且更为光彩夺目。我发现在这些帝国残骸中*为优秀的非悉尼莫属——我并不认为它是大英帝国创造的*好的城市,也不认为它是*美的城市,但是它确实是其中*为夸张,心态*为年轻,又*为阳光的城市。

 

悉尼创世纪

悉尼人总说他们的城市缺乏历史感,就此我不敢苟同。我发现悉尼的过去比其他大多数城市都更易追溯,我们对这片新大陆的开拓者如此熟悉——或知道他们的名字,又或对他们仅有泛泛的印象,我们对早期一幕幕场景的想象何其容易。如今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纪念碑依然矗立,象征着维多利亚式的辉煌。


悉尼的外观
卫星图上,悉尼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地质特征,而不是一座城市,在那一片暗灰和红色之中,在大海与高山之间,市区几不可见。

1.市区

2.郊区

 

悉尼的风格

纵观悉尼的历史,这个城市都被贴上了非常随性的标签,这种随性至今延续。它是这个幸运国度里的大都市——这个国度幸运到可以带着它逃离大英帝国。

悉尼人
悉尼人有时候会被叫做悉尼这边人sydneysiders)。但是没人能准确说出这个称呼语出何处……不管语出何处,这个称呼都适合他们。这个词坚定、直白并且令人餍足,总体上,将这里的人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悉尼这边人整体来说比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更有辨识度。无论从风格、历史还是地形上来看,他们的所在都是一个强势城镇,而两个世纪的定居也造就了一群性情与之相称的市民。
1.多数族群
2.
原住民
3.
少数族群

 

悉尼的自娱精神

这是一个美好的悖论——悉尼,这个在痛苦中分娩的城市,竟然拥有强大的自娱自乐的真正天赋……如今周五下午已经发展成悉尼的习俗——在这个约定俗成的时刻,在一周内第五天的下午,许多人坐享快乐;但其实无论是一周中的哪一天或一天中的哪一刻,悉尼都比大多数城市更懂得自我享受。

 

悉尼的城市抱负

悉尼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我认为它还保留着一种持续的贫乏感,这让它一路走一路都在向上攀登。在心情和条件一应俱全时,它就会任性地朝着幻象一意孤行。

1.城市功能

2.公共体系

 

悉尼的帝国情结

作为回报,许多悉尼市民珍视“母国”复兴的自豪感——并非一种势利的怀旧心态,而是一种在一项伟大志业中并肩作战的同志情谊。因为那个帝国的缘故,这个城市得以存世,而它也一直深刻影响着这里世代居民的生活,这种影响至今都显而易见。

 

尾声回望
总而言之,这是多么美好而有趣的城市!这是多么富有魅力的一群人!我发现在我即将完成这本悉尼之书之际,渴望之情又情不自禁重返我心。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简 莫里斯(Jan Morris),诗人、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改名为简,并专职写作。她的著作超过30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悉尼、牛津、曼哈顿、威尼斯、香港、西班牙等的记述。其小说《哈弗的*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布克文学奖。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伟大的15位作家之一。 得益于早期国际采访的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敏锐直觉使她总是能够看到简单表象之下的复杂内核,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有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