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包邮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22.6 (4.7折) ?
1星价 ¥22.6
2星价¥22.6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337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16133798 ; 978-7-5161-3379-8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作者张卫中)尝试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探讨现代文学语言的起源、发生与发展,概括各时代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力求在作家与作家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画出一条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演变的线路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变迁的历史。包括“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老舍和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文学语言建设的三种资源、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小说中的方言问题等内容。

内容简介

该书尝试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探讨现代文学语言的起源、发生与发展,概括各时代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力求在作家与作家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画出一条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演变的线路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变迁的历史。包括“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老舍和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文学语言建设的三种资源、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小说中的方言问题等内容。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对象与目标
 二 研究现状
 三 基本内容与思路
上篇 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早期建设
 **章 “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
  **节 文言的影响与鲁迅、周作人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节 西文的影响与郁达夫、王统照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三节 旧白话的影响与叶圣陶、许地山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 
  **节 新的教育背景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二节 新的语言平台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节 新的时代导向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章 老舍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节 独特的语言观点
  第二节 融复杂文思于口语的语言实验
  第三节 现代文学视野中老舍语言实验的独特性
 第四章 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节 自然、天足的白话文
  第二节 对心理描写语言的进一步探索
  第三节 豪爽、大气的个人风格
 第五章 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
  **节 解放区本土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二节 解放区外来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六章 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
  **节 从文言到白话:新诗语言的建立
  第二节 呼唤语言的音乐性、艺术性:诗性语言的自觉
  第三节 母语意识的觉醒:“现代汉语诗歌”的自觉 
 第七章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汉字“修辞”问题 
  **节 汉字“修辞”释义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的口语中心主义
  第三节 现代文学中的“字本位”传统 
下篇 现代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发展
 **章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口号的流变与影响
  **节 “语言大众化”的溯源与释义 
  第二节 “语言大众化”策略的偏颇与缺陷 
  第三节 政治环境的变更与“大众化”策略的调整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与限度
 第二章 语言规范化对“十七年”文学语言的影响 
  **节 语言规范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建构
  第二节 新的语境与新的语言策略.
  第三节 建国后语言规范化的三个向度
 第三章 从“五四”到新时期:观念转变与语言变革 
  **节 对早期语言建设的回顾
  第二节 “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文学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语言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
  **节 对20世纪50一一70年代语言批评的回顾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
  第三节 变革的意义
 第五章 新时期文学语言建设的三种资源
  **节 对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的学习与借鉴
  第二节 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学习与借鉴
  第三节 对民间口语资源的学习与借鉴
 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
  **节 新的观念与新的认识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
 第七章 新时期小说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节 方言与母语.
  第二节 方言与作家的文化记忆
  第三节 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余论
 附录 鲁迅与胡适语言观念的差异及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卫中 (1956-),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两项:“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04BZW040)、“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建设研究”(11BZW1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