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分
包邮认知激活框架下的汉语篇章回指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403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5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16140376 ; 978-7-5161-4037-6
本书特色
石艳华编著的《认知激活框架下的汉语篇章回指研究》借鉴jeanette k.gundel(1993)、andrej a .kibrik(1999)和 russell tomlin(2007)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语篇生成的角度,运用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现象。 《认知激活框架下的汉语篇章回指研究》共有6 章。**章介绍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对本书中使用的一些常用术语进行界定。 第二章先介绍国外学者篇章回指研究的话题连续模式、语篇层级模式和认知激活模式三种模式,接下来概述国内学者对现代汉语篇章回指所进行的研究。 第三章论述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假设。记忆激活模式包括:语篇实体的认知状态分类、实体的认知状态同指称语编码形式的关联、制约实体认知状态的语篇因素和实体特征三个模块。 本书把认知状态分为“注意中心”、“激活的” 、“熟悉的”、“可识别的”和“未识别的”五类,它们具有蕴涵关系,激活程度高的认知状态蕴含着激活程度低的认知状态。 本书假定实体的认知状态同指称语的编码形式有如下关联:如果语篇实体在交际者的记忆系统中被高度激活,就用简省的名词形式(零形式和代词)对它进行编码;如果语篇实体在交际者的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程度很低,就用全称名词对它进行编码。 语篇间隔距离和语篇实体特征是制约说话者关于实体认知状态的两大因素。语篇间隔距离包括修辞结构距离、线性距离和名词词语间隔距离;语篇实体的特征包括重要人物和语法角色(主语、宾语或领属语)。这五个要素整合后通过制约实体的认知状态,间接地影响回指语的编码形式。 第四章分析说话者首次和再次引人语篇实体时,使用的名词的编码形式以及它们指称的实体的认知状态。说话者通常使用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指称首次提及的实体,专有名词引入可识别的实体,普通名词引入可识别的和未识别的实体。当再次提及已知实体时,说话者有时候由于叙述视角的转移,把熟悉的实体编码为新实体。 第五章首先统计先行词在三种句法位置时回指形式的分布情况,统计数据表明语篇间隔距离影响回指语的选择。接下来,本章从修辞结构的语义特点、间隔名词的句法特征和实体的语用特性等角度对零形回指、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综合本章的研究,我们把篇章回指的规律总结如下: 零形回指语指称“注意中心”状态的实体。此时先行词和回指语之间的修辞结构距离和线性距离都很小,名词间隔距离一般小于1,如果有潜在的干扰名词,该名词一般不出现在小句的主语位置上打断先行词和回指语的线性话题链。零形回指语指称的是语篇中的重要人物实体。 代词回指语指称“注意中心”和“激活的”状态的实体。此时先行词和回指语之间的修辞结构距离和线性距离都较小。 (1)当先行词在小句的主语和领属语位置上时,名词词语间隔距离一般不大于1;如果先行词和回指语之间有潜在的干扰名词,该名词一般不出现在小句的主语位置上打断先行词和回指语的线性话题链;代词回指语指称语篇中的重要人物实体。(2)当先行词在小句的宾语位置上时,名词词语间隔距离一般为 o。当代词回指语保持宾语指称时,它指称语篇中的次要人物实体;当代词回指语转换宾语指称时,它指称语篇中的重要人物实体。 名词回指语指称“熟悉的”实体。此时先行词和回指语之间的修辞结构距离和线性距离较大,名词间隔距离一般大于1 ,潜在的干扰名词一般出现在小句的主语位置上,打断先行词和回指语的线性话题链,名词回指语指称语篇中的一个参与人物实体。 第六章总结本书的主要观点,指出研究的局限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内容简介
石艳华编著的《认知激活框架下的汉语篇章回指研究》借鉴国外著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先介绍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以及话题连续模式、语篇层级模式和认知激活模式,论述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假设,进而分析说话者首次和再次引入语篇实体时,使用的名词的编码形式以及它们指称的实体的认知状态,从语篇生成的角度,运用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现象。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语料说明 第五节 术语界定 第六节 本书章节安排第二章 语篇回指研究 **节 话题连续模式 第二节 语篇层级模式 第三节 认知激活模式 第四节 汉语的篇章回指研究 第五节 小结第三章 认知激活模式的理论建构 **节 指称及其分类 第二节 两个语篇生成模式 第三节 语篇实体认知状态的分类及其认知基础 第四节 语篇实体认知状态同指称语编码形式的关联 第五节 制约语篇实体认知状态的因素 第六节 小结第四章 语篇实体的引入 **节 引入新实体的句法和形态手段统计 第二节 引入新实体的句法手段 第三节 引入新实体的形态手段 第四节 非首次提及语篇实体时的形态手段 第五节 语篇实体的重要性同形态手段的关系 第六节 小结第五章 篇章回指分析 **节 回指的类型 第二节 先行词在主语位置的回指 第三节 先行词在宾语位置的回指 第四节 先行词在领属语位置的回指 第五节 小结第六章 结语 **节 总结 第二节 本书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性心理学
¥26.7¥5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