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80889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218088990 ; 978-7-218-08899-0
本书特色
麻国庆、谭同学主编的《环珠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围绕环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专题,从专业镇与城乡协调发展、以城带乡与以工补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文化建设与城乡协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几大方面展开研究。参照国内外的经验和模式,根据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提出合理布局珠三角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内容简介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研究丛书:环珠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围绕环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专题,从专业镇与城乡协调发展、以城带乡与以工补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文化建设与城乡协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几大方面展开研究。参照国内外的经验和模式,根据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提出合理布局珠三角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目录
**节 城乡发展理论综述与分析
第二节 国外城乡发展的经验与借鉴意义
第三节 国内城乡发展的经验与借鉴意义
第四节 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思路
第二章 珠三角城乡发展的成就、问题与机遇
**节 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践与问题
第三节 二元社会结构的实践与问题
第四节 富饶中的“贫困”:挑战与机遇
第三章 专业镇与城乡协调发展
**节 打造专业镇发展的硬实力
第二节 挖掘城镇可持续发展潜力
第三节 升级产业结构与节约资源
第四节 推进产业转移与城乡互动
第四章 以城带乡与以工补农
**节 以城带乡与以工补农的条件
第二节 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下乡
第三节 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产品进城
第四节 以农业农村保险保发展
第五章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节 整体提升珠三角公共服务层次
第二节 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一体化
第三节 实现珠三角公共教育现代化
第四节 缩小公共文化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差距
第六章 社会文化建设与城乡协调
**节 总体提升城乡社会发展水平
第二节 社会组织建设与城乡互动
第三节 文化建设与城乡协调
第四节 人口流动与城乡互补机制
第七章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节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规划
第二节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
第三节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机制
第四节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民主化
第八章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节 整合城乡、土地利用与发展规划
第二节 统筹农业与非农土地利用的关系
第三节 深度开发与保护城乡土地资源
第四节 协调城乡建设征地中的社会矛盾
节选
“珠三角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城市之间发展的速度差异性大,农村的发展方式比较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各项设施建设都落后于城市。金融危机下,以外向型为主的珠三角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特别是以外贸加工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大多在乡镇或农村,中小企业的困境延缓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由于珠三角长期以来都是采取优先发展城市重化工业,剥夺了乡村的农业发展,而工业本身的滞后,导致城乡一体化的成本加大。特别是决策者对经济增长'隋有独钟',使得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再之珠三角各城市之间差距也大,中心城市的优先发展,使得广州、深圳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要远远快于珠三角其他地区。农村的工业化主要靠中小企业的拉动,而这些中小企业主要从事外贸加工,金融危机下订单急剧下降自己的生存都面临着考验,更不用说对城乡一体化的贡献。纵观珠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城市的发展过多地依靠外来的资源,而没有去整合自己内部的资源;农村的发展义只是单一地依靠中小企业,没有在发展中走出自己的特色,这样一旦珠三角外围的支持力度不够,就会严重地延缓整个城乡一体化的进程。”① 在“非均衡化”造成了“等级珠三角”的前提下,协调城乡矛盾,弥合城乡差距的现实行动呼之欲出。另外笔者认为,协调城乡发展的主要意义从微观上看在于解放农村,进一步使农村摆脱“依附地位”,让农民有更大的主动性,同时给城市注入活力。从宏观上总结,则是为社会的和谐运行、消除非稳定因素奠定基础。 从微观上看,城乡协调*切实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释放农村活力。在笔者看来,珠三角的农村仍然不够活泛。因为三十年来,农村都是被城市牵着走,总体上是“依附”城市的角色。尤其是在“中心——边缘”的非均衡发展思维的导引下,使得农村好似处于一个被施舍的地位。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其抗击打的能力极为弱小。城乡发展的协调,首先当然是经济上的协调。通过将产业项目向农村转移以及刺激其自我发展重大项目,可以提高珠三角发达农村的抵御风险能力;通过城乡协调——提升珠三角欠发达农村的经济水平,可以提高农村创业行动能力。这将使农村地区面临新一次的改革开放。例如,近几年在中山市黄圃镇,通过广东省政府有意识的协调、支持,将重型锻铸机械厂落户改镇,无疑将提升这个地区农村的抗风险能力。 从宏观上看,城乡协调的现实意义在于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关键所在。之所以说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理由在于:一是因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城市与乡村构成了完整的社会。社会以城市和乡村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由此产生城市人和乡村人的社会关系。城市和乡村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城乡是在互动互促中、互惠互利中得以和谐发展的。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也离不开城市,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二是因为城乡关系表现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各个方面,它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空间总称。三是因为城乡关系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否、现代化程度高低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检验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珠三角虽然城市化率达到了80%以上,但这只是以非农人口为标准的硬指标。在交通、公共服务等更加切实的指标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另外,协调城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从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来说,首先应该看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或者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农民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了*广泛*充分的调动,农民生活是不是得到了大大改善。城乡居民利益关系反映的是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担任不同社会角色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从社会所获取的财富多寡。看社会是否公平,也首先要看农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生活是否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改善,社会地位是否有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否得到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的享受。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 ……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账本里的中国
¥21.1¥48.0 -
国富论
¥18.0¥58.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博弈论
¥11.6¥3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20.5¥50.0 -
博弈论
¥28.4¥49.8 -
国富论
¥9.7¥35.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31.1¥69.0 -
置身事内
¥36.8¥65.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6.7¥58.0 -
思考.快与慢
¥47.9¥69.0 -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第三版)
¥67.0¥108.0 -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生活常识篇)
¥19.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