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重构与转型-《小说月报》(1910-1931)翻译文学研究

- ISBN:97875097513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2
- 出版时间:2014-05-01
- 条形码:9787509751398 ; 978-7-5097-5139-8
本书特色
本书以在1910至1925年跨越“革新”前后的《小说月报》为中心,综合运用期刊研究、比较文学和译介学的方法,考察域外文学进入中国的方式与途径,以及域外文学向翻译文学转换过程中编者、译者民族意识及文学观念对译本选择和接受的影响。本书在揭示翻译文学在文学转型中的重大作用的同时,亦充分重视《小说月报》的文学期刊属性,并对新文学发生中存在的多元多流状态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内容简介
本书以在1910至1925年跨越“革新”前后的《小说月报》为中心,综合运用期刊研究、比较文学和译介学的方法,考察域外文学进入中国的方式与途径,以及域外文学向翻译文学转换过程中编者、译者民族意识及文学观念对译本选择和接受的影响。本书在揭示翻译文学在文学转型中的重大作用的同时,亦充分重视《小说月报》的文学期刊属性,并对新文学发生中存在的多元多流状态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目录
**章 “开眼看世界”——《小说月报》(1910~1920)的文学翻译/018
**节 王蕴章:“名作”?“新闻”?“新理”?“常识”/019
第二节 恽铁樵:“小说”?“大说”/027
第三节 译籍东流:翻译小说的嬗变/043
第四节 从《娇妻》到《娜拉》: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误读/055
第二章 明流与潜流——《小说月报》(1921~1931)的文学翻译/064
**节 沈雁冰:“进化的”与“民族的”/065
第二节 郑振铎:“情绪”与“思想”/078
第三节 多元系统视野中的《小说月报》/091
第三章 《小说月报》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语言的建构/107
**节 《小说月报》(1910~1920)的文学语言/108
第二节 西学东渐:文学翻译与语言重构/117
第三节 语体文欧化的讨论/127
第四章 消解与重构:翻译文学与文体格局的转换/139
**节 翻译小说与小说观的演变/139
第二节 翻译“新剧”与戏剧转型/152
第三节 翻译诗歌与新诗发生/164
第五章 《小说月报》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开创/175
**节 《小说月报》与自然主义/176
第二节 《小说月报》与新浪漫主义/191
第三节 “真”“善”“美”的权衡——《小说月报》的译介策略/200
结 语/213
附录一/218
附录二/223
参考文献/272
后 记/279
作者简介
石晓岩,女,1979年生。文学博士,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在《暨南学报》、《海南大学学报》、《中国图书评论》、《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合著有《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另类视野与文学实践:韩少功文学创作研究》等。主持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及国家社科项目。主持参与完成海南省省教育科学规划规划课题及海南省教育厅项目。另主持参与完成海南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海南历史文化与黎族研究”子项目和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1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4.3¥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文言浅说
¥9.8¥24.0 -
乡土中国
¥1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