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2410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14-05-01
- 条形码:9787301241011 ; 978-7-301-24101-1
本书特色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初版于1998年,期间重印近二十次;并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北京大学和全国多所高校使用。第二版保持原书特色,既强调真正合乎教学需要,也凸显比较文学学科的人文之道和对话精神。全书共六章。**章,文学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第二章,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位;第三章,方法论:对话与问题意识;第四章,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第五章,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第六章,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疆界与融合。章末均附思考题,书末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大事记”及参考书目。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第二版)》通过对比较文学主要学术框架的历史追溯、现状清理,和对文化转型时代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关系,比较文学学科定位,方法论,研究范式、比较诗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文本实例的解读,全面总结比较文学过往的历史存在,阐明其基本的理论格局和未来进展的趋势走向。作为高等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供教学时选用,并有助于掌握本章重点。
目录
序二
**章 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
**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第二节 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精神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思考题
第二章 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们
**节 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学理依据
第二节 发展中的定位与定位中的发展
思考题
第三章 方法论:对话与问题意识
**节 文学对话与比较文学方法论
第二节 文学对话中的历史联系
第三节 文学对话中的逻辑关联
第四节 文学对话的理维度
思考题
第四章 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
**节 方法与范式的互动
第二节 研究类型的建构与流变
第三节 类型化研究的功能模式及其价值取向
第四节 中国比较文学实践与阐发研究类型
第五节 文化语境的转变与研究范式的重组
思考题
第五章 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
**节 比较诗学的必然性
第二节 同异关系与二元互动:比较诗学的认识论
第三节 跨文化阐释: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中国诗学文本阐释模式的特征
思考题
第六章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疆界与融合
思考题
结语
附录一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大事记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1998年初版后记
第二版补记
作者简介
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兼任教授。1990 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
唐诗经典研读
¥20.7¥58.0 -
落洼物语
¥10.9¥28.0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5.9¥18.0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4.9¥45.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6.0¥48.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10.3¥25.0 -
法理学(第二版)
¥31.0¥50.0 -
客户经理(八品)
¥11.8¥42.0 -
无人机低空基站组网与优化
¥70.6¥9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8.8¥68.0 -
金融学(精编版)第六版
¥51.1¥59.0 -
发展心理学(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49.1¥58.0 -
刑法学 上下
¥114.4¥208.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
¥8.4¥23.0 -
智能控制
¥40.2¥56.0 -
心理学导论/张厚粲
¥28.6¥53.0 -
水利工程监理
¥28.3¥42.0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中国古代史(下)(第4版)/宁欣
¥23.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