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324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14-07-01
- 条形码:9787301232477 ; 978-7-301-23247-7
本书特色
理论死亡了吗?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经常听到宣告理论死亡的消息。 特别是在经历了20世纪晚期到世纪之交各种理论思潮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之后,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和思考这个问题。 理论是否真的已经枯竭、消亡? 还有没有未来?将向何处去?本书为广大读者回答了这些问题。
内容简介
作者里奇为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权威。历年来,他发表了九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专著,本书收录了其中著名的篇章。
目录
**部分:后现代性与历史学
**章:后现代文化:矛盾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第二章:文化史的编撰:后现代主义
第三章: 后现代时期跨学科研究
第二部分: 批评性阅读
第四章:文本"解读"
第五章:读者反应批评
第六章:应用理论:世俗阅读
第三部分:当下诗论与文学
第七章:英美与法国女性主义者的分歧
第八章:当代晚期美国诗歌
第九章:诗论多元化
第四部分:解构主义批评
第十章: 填补空白:解构主义、伦理、与主体性
第十一章:晚期德里达: 主权政治学
第十二章:理论回顾
第五部分:文学批判与文化研究
第十三章:理论的结束
第十四章:理论,文学,与当今文学研究
第十五章:文学的全球化
**章:后现代文化:矛盾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第二章:文化史的编撰:后现代主义
第三章: 后现代时期跨学科研究
第二部分: 批评性阅读
第四章:文本"解读"
第五章:读者反应批评
第六章:应用理论:世俗阅读
第三部分:当下诗论与文学
第七章:英美与法国女性主义者的分歧
第八章:当代晚期美国诗歌
第九章:诗论多元化
第四部分:解构主义批评
第十章: 填补空白:解构主义、伦理、与主体性
第十一章:晚期德里达: 主权政治学
第十二章:理论回顾
第五部分:文学批判与文化研究
第十三章:理论的结束
第十四章:理论,文学,与当今文学研究
第十五章:文学的全球化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文森特·里奇(Vincent B. Leitch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alanhoma)英文系主任教授,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家。著述颇丰,著有《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80s)。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