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0929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640
  • 出版时间:2014-03-01
  • 条形码:9787218092904 ; 978-7-218-09290-4

本书特色

全国**本从历史视野的角度系统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与进步的权威著作。 作者团队是国内历史领域**的学者与专家。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入选了2013年国家出版资金项目,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重点出版项目以及2013年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增补项目。 全书精装印制,装帧设计精美大气。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号召,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美好“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精神,这植根并表现于传统文化中的卓越伟大的精神,是安顿中华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的灵魂。本书《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由此立论,以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的过程为主线,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和考察先秦下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发展与进步,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历史衍变及现状,创造性地提炼出各个大的历史时期所彰显的特色精神,为如何培育与弘扬面向新形势新挑战的民族精神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历史借鉴与思考。

目录

总论 **章 民族与民族精神 **节 民族、国家与民族精神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成因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功能 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内涵 **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中华民族精神的阶段性发展和特点 第三章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节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第二节 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 第三节 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附录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概述 **编 先秦秦汉:中华民族精神的奠基 **章 华夏族的形成 **节 三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与华夏诸族的融会 第二节 华夏与诸少数族 第三节 华夏族的形成 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奠基 **节 百家争鸣与华夏精神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奠基 第三章 大一统局面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节 “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出现与巩固 第二节 秦汉疆域的开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文治政府的构建与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多民族交融与民族精神的整合 第四章 从乱世到盛世:民族精神的整合 **节 从魏晋风度到唐人风采 第二节 从三教并重到理性精神的崛起 第三节 以民为本精神的新发展 第五章 民族观念的变迁: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家” **节 《徙戎论》与夷夏之辨 第二节 隋唐族源与“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 第三节 正统之争与民族认同意识的加强 第六章 民族忧患意识与重史情结 **节 重史精神与民族忧患意识 第二节 “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经世情结 第七章 开放的胸襟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节 南北互通与中外交流 第二节 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第三节 海纳百川的盛唐气象 第三编 宋元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升华 第八章 多民族统一的新发展和民族起源的认同观念 **节 多民族统一的新发展 第二节 民族起源的认同观念 第三节 正统观的变化 …… 第四编 晚清民国:近代中国社会的剧变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铸” 第五编 新中国:中国的崛起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史革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为北师大历史学科教学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党总支书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