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改变发生-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心理机制

包邮如何让改变发生-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心理机制

1星价 ¥10.3 (3.6折)
2星价¥10.3 定价¥2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1501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78
  • 出版时间:2014-11-01
  • 条形码:9787514150162 ; 978-7-5141-5016-2

本书特色

本书在中国优秀品牌走向世界的实践案例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消费者心理加工机制。具体而言,笔者通过系列研究检验了心理加工模式对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影响的作用机制,内隐人格观的调节作用,“新线索”异常程度的调节作用,以及原产国类别关联的放大效应。本书的理论贡献在于首次揭示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心理机制,创新性地厘清了刻板表征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并且巧妙地应用纳入/排除模型作为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心理机制放大效应的理论解释。而且,本书还提出了推动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一系列营销策略,从而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塑造正面的原产国形象提供了战略方面的重要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国优秀品牌走向世界的实践案例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消费者心理加工机制。具体而言,笔者通过系列研究检验了心理加工模式对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影响的作用机制,内隐人格观的调节作用,“新线索”异常程度的调节作用,以及原产国类别关联的放大效应。本书的理论贡献在于首次揭示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心理机制,创新性地厘清了刻板表征理论成立的边界条件,并且巧妙地应用纳入/排除模型作为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心理机制放大效应的理论解释。而且,本书还提出了推动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一系列营销策略,从而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塑造正面的原产国形象提供了战略方面的重要启示。

目录

**篇  导论篇第二篇  理论篇  **章  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的逆转    **节  原产国刻板印象及其负面效应    第二节  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的逆转    第三节  心理加工模式对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  第二章  内隐人格观    **节  内隐人格观概述    第二节  内隐人格观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节  “不一致信息”对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    第二节  “不一致信息”的异常程度  第四章  纳入/排除模型    **节  纳入/排除模型的理论演进    第二节  原产国类别关联的引入第三篇  实践篇  第五章  心理加工模式对负面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    **节  实验1a假设推演    第二节  实验1a    第三节  实验1b假设推演    第四节  实验1b  第六章  内隐人格观的调节作用    **节  实验2a假设推演    第二节  实验2a    第三节  实验2b假设推演    第四节  实验2b  第七章  “不一致信息”异常程度的调节作用    **节  实验3假设推演    第二节  实验3  第八章  原产国类别关联的放大效应    **节  实验4假设推演    第二节  实验4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营销启示第四篇  展望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  附录一  实验1b心理加工模式的操纵  附录二  实验1b前测  附录三  实验1b问卷  附录四  内隐人格观量表  附录五  “不一致信息”异常程度的评定  附录六  实验3问卷  附录七  原产国类别关联的评定  附录八  实验4问卷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江红艳,女,汉族,1985年出生,江西鹰潭人。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市场营销方向).中国品牌研究中心(CBC)高级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30214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0095120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41761)。 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为品牌管理与消费者行为,尤其在品牌原产国、品牌负面信息及跨国品牌联盟等方向取得了一些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先后被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录用,包括2014 Winter AMA Marketing Educators' Conference, 2012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Conference以及国内JMS年会,并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如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营销科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国经济与管理》、《商业经济与管理》等发表论文多篇。任职为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营销科学学报》、《管理评论》、AMA Marketing Educators' Conference匿名评审专家。关于品牌方面的多篇论文获得会议嘉奖,包括2011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广州).2012年JMS中国营销科学年会优秀论文奖(大连).相关研究得到了学界的较高评价与认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