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2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1321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07-12-18
- 条形码:9787811132113 ; 978-7-81113-211-3
本书特色
“形容词+点儿”的状补换位是汉语位序变换中的一种。本书采用历时与现时相结合,句法、语义与语用相结合的多维立体研究方法,分析“形容词+点儿”居状位、居补位,以及状补换位的种种特点和限制条件,探讨支撑状补换位的原因与机制,构拟状补换位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历时来源和方言的相关表达,思考汉语语序类型的有关问题。
内容简介
“形容词+点儿”的状补换位是汉语位序变换中的一种。本书采用历时与现时相结合,句法、语义与语用相结合的多维立体研究方法,分析“形容词+点儿”居状位、居补位,以及状补换位的种种特点和限制条件,探讨支撑状补换位的原因与机制,构拟状补换位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历时来源和方言的相关表达,思考汉语语序类型的有关问题。
目录
**章 引 言
**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现象、现状和目标/3
第二章 “形容词+点儿”
**节 “形容词+点儿”的句法语义功能及成因/9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中形容词的限制条件/24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的变体/33
第四节小结/37
第三章 “形容词+点儿+动词”
**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性质/40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意义及组织信息的方式/60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的形容词和动词/77
第四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点儿”的句法、语用功能与“形容词+点儿+动词”的动态语义取值/98
第五节 “快点儿+动词”与“慢点儿+动词”/107**章 引 言
**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现象、现状和目标/3
第二章 “形容词+点儿”
**节 “形容词+点儿”的句法语义功能及成因/9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中形容词的限制条件/24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的变体/33
第四节小结/37
第三章 “形容词+点儿+动词”
**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性质/40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意义及组织信息的方式/60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的形容词和动词/77
第四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点儿”的句法、语用功能与“形容词+点儿+动词”的动态语义取值/98
第五节 “快点儿+动词”与“慢点儿+动词”/107
第六节小结/116
第四章 “动词+形容词+点儿”
**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的性质/118
第二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的结构意义和组织信息的方式/125
第三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中动词与“形容词+点儿”的相互选择/138
第四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中“点儿”的句法、语用功能与“动词+形容词+点儿”的动态语义取值/152
第五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与“动词+得+形容词+点儿”/158
第六节 小结/162
第五章 “形容词+点儿”的状补换位
**节 “形容词+点儿”状补换位的表现/166
第二节 基本语义发生变化的状补换位/169
第三节 基本语义不发生变化的状补换位/176
第四节 动词性成分音节数目对状补换位的影响189
第五节 状补换位的原因与机制/196
第六节 状补换位的实现过程/204
第七节 小结/213
第六章 “形容词+点儿”状补换位的古一方视角及其对汉语语序类型的启示
**节 “形容词+点儿”与动词组配形式的历时来源及成因/217
第二节 汉语方言中的相关现象/239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状补换位对汉语语序类型的启示/248
第七章 相关结构的比较
**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动词+形容词+点儿”与“形容词+点儿”的比较/254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与“形容词+动词”的比较/258
第三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与“动词+形容词”的比较/267
第四节 小结/271
结 语
参考文献
引用语来源
后 记信息
**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现象、现状和目标/3
第二章 “形容词+点儿”
**节 “形容词+点儿”的句法语义功能及成因/9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中形容词的限制条件/24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的变体/33
第四节小结/37
第三章 “形容词+点儿+动词”
**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性质/40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意义及组织信息的方式/60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的形容词和动词/77
第四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点儿”的句法、语用功能与“形容词+点儿+动词”的动态语义取值/98
第五节 “快点儿+动词”与“慢点儿+动词”/107**章 引 言
**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现象、现状和目标/3
第二章 “形容词+点儿”
**节 “形容词+点儿”的句法语义功能及成因/9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中形容词的限制条件/24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的变体/33
第四节小结/37
第三章 “形容词+点儿+动词”
**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性质/40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的意义及组织信息的方式/60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的形容词和动词/77
第四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中“点儿”的句法、语用功能与“形容词+点儿+动词”的动态语义取值/98
第五节 “快点儿+动词”与“慢点儿+动词”/107
第六节小结/116
第四章 “动词+形容词+点儿”
**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的性质/118
第二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的结构意义和组织信息的方式/125
第三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中动词与“形容词+点儿”的相互选择/138
第四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中“点儿”的句法、语用功能与“动词+形容词+点儿”的动态语义取值/152
第五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与“动词+得+形容词+点儿”/158
第六节 小结/162
第五章 “形容词+点儿”的状补换位
**节 “形容词+点儿”状补换位的表现/166
第二节 基本语义发生变化的状补换位/169
第三节 基本语义不发生变化的状补换位/176
第四节 动词性成分音节数目对状补换位的影响189
第五节 状补换位的原因与机制/196
第六节 状补换位的实现过程/204
第七节 小结/213
第六章 “形容词+点儿”状补换位的古一方视角及其对汉语语序类型的启示
**节 “形容词+点儿”与动词组配形式的历时来源及成因/217
第二节 汉语方言中的相关现象/239
第三节 “形容词+点儿”状补换位对汉语语序类型的启示/248
第七章 相关结构的比较
**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动词+形容词+点儿”与“形容词+点儿”的比较/254
第二节 “形容词+点儿+动词”与“形容词+动词”的比较/258
第三节 “动词+形容词+点儿”与“动词+形容词”的比较/267
第四节 小结/271
结 语
参考文献
引用语来源
后 记信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平,女,湖南常德人,1975年出生。2004年获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 -
汉字王国
¥11.5¥46.0 -
万物皆无序
¥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