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91079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15-04-01
- 条形码:9787309107906 ; 978-7-309-10790-6
本书特色
《中国民俗学通论》是作者仲富兰多年来潜心专 研中国民俗学的一部全面、系统、创新的力作。本卷 是“民俗资源论”。针对改革开放大潮下如何利用民 俗资源,从理论上进行总结与提高。全书系统分析了 作为发展经济重要资源的民俗文化从资源到资本,再 到方兴未艾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从事文化产业创 业的学子,可以从中得到诸多启发、各地的民俗馆、 博物馆、文化馆、群艺馆的从事文化操作的实际工作 者也迫切地需要培训和提高,这是一部系统、全面、 创新的理论专著,对他们也许是不可或缺的。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学通论》是作者仲富兰多年来潜心专研中国民俗学的一部全面、系统、创新的力作。为了写好这部著作,作者整整耗费了三十年的心血,从田野调查到遍读当代和前人的民俗学著作,作者站在学科前沿和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以较开阔的视野,率先提出了构架“民俗文化论”的理沦框架,逐步形成了“民俗传播沦”、“民俗资源沦”的理论观点,有别于前人和传统的民俗学理论体系。对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没是一个宝贵的贡献,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的意义,不论是民俗学者还是民俗文化爱好者,都会从中受益。本卷是“民俗资源论”。
目录
一、社会转型中的“资源”认知
二、民俗学研究须向“资源”领域拓展
三、民俗资源分类与形态要素
四、民俗资源研究的路径建构
五、关于新民俗资源观
六、民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章 民俗资源:概念与分类系统
**节 人类资源观的演变
一、关于资源概念的阐释
二、对“信息资源”的再认识
三、社会资源的延伸与拓展
四、民俗资源:新“四库”全书
第二节 民俗资源的分类系统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资源分类
二、都市民俗学的学科体系分析
三、都市民俗与资源守护
四、亟待保护的都市民俗资源类型
第三节 民俗资源分类的组合系统
一、资源的传播和价值实现
二、纵横交错的资源“组合系统”
三、支撑资源组合系统的四大支柱
第二章 民俗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节 传统节日与资源内涵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之路
二、清明节文化内涵再认识
三、民族生命意识的传承
四、“七夕”、“中秋”文化内涵辨析
五、消费主义与民俗资源
第二节 民俗资源的特征
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二、变异与稳定的结合
三、衰减与递增的过程
四、传统与时尚的转换
第三节 共享与持久的文化盛宴
一、民俗资源的共享特征
二、民俗资源的耐久特征
三、读图时代的民俗资源
第三章 都市民俗与资源集合
**节 民俗资源集聚与留存
一、五方杂处的资源集聚
二、中西习俗的兼容并蓄
三、都市资源的留存与守护
第二节 民俗资源的层次与衍生
一、民俗资源的三个层次
二、民俗资源的价值展示
三、传统习俗在都市的衍生
第三节 物态与非物态的资源整合
一、两种形态资源的整合
二、非物质形态资源的保护
三、非物质形态资源的转换
第四节 多样性与集合性统一
一、民俗资源的多样性
二、民俗资源的同一性
三、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
第四章 研究民俗资源的维度与视角
**节 历时性:人口资源再生
一、生育文化与人口资源
二、人口再生与民俗流变
三、当代生养习俗的嬗变
四、“银发浪潮”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共时性:民族资源发展
一、空间格局:资源保护与地域条件
二、民俗内涵:资源利用与传播形态
三、未来走向:文化诉求与要素表达
四、民众参与:持续发展与商业模式
第三节 乡土视角:承载乡愁的宝贵资源
一、乡缘风土与知识传承
二、水在江南民俗中的核心价值
三、香包凝聚乡土情
四、佛教与江南民俗的三个案例
第四节 海洋视角:广阔无尽的资源优势
一、“下海庙”与古代上海人文资源
二、妈祖信仰与上海民俗传播
三、镇海祈福与信众祀奉
四、走向蔚蓝的大海
第五章 民俗资源与文化创意
**节 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
一、非遗传承与符号传播
二、非遗传播与文化创意
三、非遗创意特点辨析
四、融汇古今与创新诉求
第二节 民俗资源与传媒互动
一、民俗节日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仪式与传播工具
三、民俗资源凝聚珍贵记忆
四、“内容为王”与意义传达
第三节 数字技术与节日创意
一、民俗符号的内在结构
二、数字媒介与民俗传承
三、微信时代的节俗传播
四、移动互联网与节日新媒体
第六章 民俗资源的价值内涵
**节 人文内涵与国学价值
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
二、天人合一的哲理意义
三、不变求变的开端意义
四、辟邪纳福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 尊老敬贤的家国传统
一、尊敬老者的文化传统
二、“敬老”尚需“崇文”
三、孝亲敬老的民俗积淀
四、尊老敬贤的人情魅力
第三节 民俗流变与人文价值
一、“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财富
二、传统馈赠给当代人的厚礼
三、开拓创新与文化品格塑造
第四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巨大空间
一、守护民俗资源的核心价值
二、旅游与节日资源的叠加效应
三、三种力量制约着价值实现
第七章 传统节日与古镇资源保护
**节 节日资源保护与认同
一、传统节日资源的文化价值
二、现实的巨大反差
三、传统节日蕴涵的文化认同
四、过节模式要革故鼎新
第二节 非遗资源保护与开发
一、保护资源需克服浮躁心态
二、重在挖掘资源内涵
三、庄严仪式中的珍贵记忆
第三节 古镇资源保护路径探寻
一、从“古镇三要素”说起
二、古镇文脉的精神载体
三、活化古镇的故事与传说
四、民俗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
第四节 保护方式与手段的创新
一、节日民俗资源演进规律
二、传媒改变民俗资源走向
三、激活民俗资源创新力
第八章 资源开发与文创产业发展
**节 承载乡愁的美丽中国
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二、“山水城市”诸要素分析
三、山水城市的民俗特征
四、山水城市需要民俗创意
第二节 从民俗资源到文创产业
一、民族手工艺品文创新态势
二、亟须提升原创力度
三、连接文化市场,对接高新技术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是地域的核心资源
二、“黑牡丹”与上海苏州河整治
三、苏州河生机与城市生态空间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强国
**节 厚积薄发与酒文化创意
一、酒资源与上海民俗
二、酒与一座城市的兴起
三、别具特色的上海酒俗
四、开启上海酒文化创意之路
第二节 古镇保护与未来家园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古镇发展
二、找准自身的核心资源
三、文化记忆与古镇资源空间
四、提升创新力度,找准表现形式
第三节 寻找消逝的文化记忆
一、“民俗资源开发”的十二字诀
二、开发与“历史文化”结缘
三、当今资源开发的紧迫问题
四、让文化记忆告诉未来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仲富兰,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曾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副总监、高级记者,《新闻午报》主笔。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现代民俗流变》、《民俗与文化杂谈》、《图说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民俗传播学》等30多部著作。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7.7¥46.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15.7¥58.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53.0¥68.0 -
经典常谈
¥4.3¥14.8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4.4¥5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溥仪偷运国宝
¥6.7¥26.0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9.6¥25.0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8¥25.0 -
文史足徵录
¥16.2¥49.0 -
北欧神话
¥24.9¥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庄子
¥9.0¥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5.7¥22.0